[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太平门外雨初晴,又听新蝉第一声。转毂年光逢小暑,夹衣天气似清明。
山云近作迎人态,僧院归如返舍情。未死故人重执手,举看藤杖一枝轻。
昨日盛开今日少,一朵当轩。靓色娟娟。却比繁英更耐看。
明岁而今花又发,蝶嚷蜂比。玉砌雕阑。物态人情似转圆。
得归虽喜未忘悲,梦里愁惊在别离。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梅似半开时。
江雷殷夜柳蛇早,山雨崇朝蛱蝶迟。制取乌纱笼白发,免教春色笑人衰。
正好回头,堪当下手,搜寻密妙。此个圆成,无教沉溺,须是令分晓。
火坑休认,凡笼莫入,两事锐然先跳。惺来后、赢取三光,时时顶戴长照。
灵明一点,常随五彩,九转便通关要。透出昆仑,莹传清净,朗听金鸡叫。
月华辉耀,星光盈满,此处玉花香袅。得玄玄、玄里真宗,这番了了。
早被时流白眼横,绝交又到孔方兄。无才挟瑟长安第,有梦游仙太上京。
卖卜祗应师季主,著书何必效虞卿?谩言耽酒须微禄,谁许官田种秫粳。
江城正月黄鸟鸣,有客清晨呼柴荆。相见乃吾故人子,朗如琼树玉山行。
别时五尺今八尺,三载腾骧游公卿。长跪起居动有礼,藻华丹篆辉前楹。
我亦再拜读来札,高江波涛同激发。自云流寓老益困,中复采薪相摩戛。
盐泽汗血反蹉跎,鲁门鶢鶋谁识察。忍饿耻为稻粱计,哀鸣徒仰霄汉刷。
往者邗沟嗟赁舂,豪家睨视薄其佣。陋巷经旬覆土锉,僧寮伏枕餐新松。
解质未敢惜长剑,尪羸无时违短筇。形只影孤穷安诣,独君桥梓数过从。
君有长歌二千字,两京板荡须臾事。《薤露》伤逝足慷慨,青蝇恶谗横涕泗。
光芒遄飞遑停吟,徵羽数变始满志。太和协律迥奇绝,长庆尚书何纵恣。
昔君早与吴桥游,漳海清江俊及流。回首太阿倒奄竖,蔓延关雒啼鸺鹠。
九鼎卒移朋党祸,微霜深中杞人忧。礼失在野此最近,诗亡于近将焉求。
晚年骀荡竹西久,高卧何如鹿皮叟。时湛彩笔拂云烟,遍搜遗文尽蝌蚪。
大镛石鼓忽同几,犀剑环刀常在肘。籀书颉迹出争持,丞相中郎藉不朽。
琳琅径寸轻千缗,约取犹难庇汝身。贵戚当前况辞谢,贫交接踵如饮醇。
未携一丝坐相索,倾帙堆案皆所珍。岂但室中生交谪,邻翁窃笑童仆嗔。
薄俗逐声实康瓠,黄钟遗弃人罕顾。山阳遂以工锻闻,正字终须碎琴去。
沧洲踌躇独往愿,白发磬折诸侯路。北眺故园陇树深,东来春水江花暮。
却送之子江之隅,轻舟漾日归东吴。内省殊惭报琼玖,相思且欲凌碧芜。
夙知用拙见天性,何必雕虫非壮夫。片帆若访曹秀水,为道苍生望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