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鉴湖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推开篷顶望向四周,只见湖水与天相接,蒲草编织成的船帆正乘风鼓起。
山际白云缭绕,云际明月高挂;突然杜鹃的悲啼声刺破夜空。
注释
鉴湖:在今绍兴南郊,古跨山阴、会稽两县,以风景著称。
蒲帆:用蒲草编织成的船帆。
饱风:指帆乘风鼓起的样子。
际:边际。

赏析

  本诗作者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不加雕琢和粉饰,写其乘坐篷船夜过鉴湖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用极淡的笔墨,写出了鉴湖极美的云水本色。

  首二句写在船中的诗人伸手推开篷顶四面一望,只见四野天水相连,茫茫无垠。自己乘坐的这只船设备简陋,那“饱风”的“蒲帆”推动着轻巧的船身飞速地前进着。“推篷”二字说明船身低矮,一伸手就能推开顶篷,动作情态活现;“蒲帆”二字说明船的设备简陋、船身轻巧;“饱风”二字把船帆拟人化,描绘帆承风鼓起的形象,可以想见船行速度极快。这三个词用得准确精当,十分传神。

  末二句写小船离湖岸已经不远了,岸边的山也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作者的视线之内。再一细看,“山际”白云缭绕,“云际”明月高挂;风吹云移,山峦起伏,月色时明时暗,天地晦明不定,如真如幻,鉴湖清幽多变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如箭的“蒲帆”继续飞驰,子规鸟的啼声刺破夜空,传人作者耳鼓。这迹象说明船距岸更近了,天也快亮了。作者循声仰视,原来子规鸟隐藏在白云深处,在朦胧的夜色中可闻而不可见。

  全诗多层次地勾画出鉴湖月夜扬帆的情景。“水连空”的湖面、“饱风”的“蒲帆”,起伏的群山、浮动的白云,出没于云海的明月以及云际传来的子规啼声,这一切构成一个“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的立体空间。整个画面形象犹如放电影,随着“蒲帆”的移动而变换,既有可触性,又有流动感。

  全诗二十八字中,“际”字和“白云”二字各两现。文字的复出,造成回环的声韵、轻快的节奏,从而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宋台州黄岩人,字景明,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猜你喜欢
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
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
世自轻前辈,天犹活此翁。
江湖不相见,才见又西东。

一别吴山又四年,客途流落几扶颠。诸生专业无多子,同宦居官有几员。

感旧听残秋夜雨,思乡吟断夕阳天。有时一付掀髯笑,得失原来是偶然。

筑榭芝山麓,仍年再产芝。欲求茹芝法,已与赤松期。

翛翛琼田鹤,高步何颀颀。霜毛映寒月,丹顶含晴晖。

胡不乘轩车,俛啄前溪为。溪水清且沦,白石亦粼粼。

虽无鱼虾味,且免鸡鹜嗔。

细雨初来刺水纹,三针两线未教繁。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

寒崖绿染,石窦低于甔。极目总萧林,堆苍艳。更梅花作海,绽香雪、飘千点。

幽人巾自垫。趺坐苔阴,杳霭水明山店。

瑶翻碧滟,涧底泉澄湛。童子泼茶光,连幽簟。翠花瓷注茗,花沸乳、珠成绀。

风情何澹澹。乍展吴绫,回味略如橄榄。

远浦归舟鸟外还,棹歌迢递过前滩。丹枫树里帆初落,多少青山夕照间。

碧海仙山拂太微,春风蟠木发瑶池。人间日月知多少,坐见高花烂漫时。

客里佳辰祇自怜。白榆初改汉宫烟。覆堤柳色正三眠。

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教人无奈暮春天。

帝恩犹戴天,臣土无一寸。哀哀种树辞,百尔畴能听。

呜呼我先皇,没世幽忧圣。怛恻在人心,爱护逾畏敬。

天也实不谅,深宫落幽阱。群凶祸滔天,致寇九庙震。

极乱国不亡,岂不由位定。呜呼我先后,投艰晚弥甚。

啼朝诵先君,至德成让逊。经年锢南山,仓皇事未竟。

内府千万资,贪人食之罄。露寝渴金棺,雨泣离宫殡。

是时贼氛恶,行暴议尤横。尊亲谊所同,畴敢私室论。

投袂起孤臣,誓衔微木徇。不济将无归,亲知挽不瞬。

穷冬梁格庄,康衢无人径。二三老司香,世隔孰过问。

减数及朔羊,守卫少馀馂。犯冰跫然来,惊迎泪交迸。

雨露三百年,获报惟此仅。荐飨当随班,例格仍敬慎。

孤踪闻九重,与祭特颁令。明发趋崇阶,遥瞻黄幄映。

魄动见前和,恸哭长河亘。降阶焚祭辞,天地痌孤奋。

毅力无艰难,至诚终格应。义激将作臣,集事效速迅。

合沓万灵趋,奔走百执骏。哀哉苍梧葬,娥皇终袝舜。

薄海动悽怆,百国赴观临。坎闭空灵舆,匍匐臣力尽。

璨璨翠玉珰,遗佩承懿训。岂意远小臣,宠锡绝贵近。

嗣皇念精忠,临轩召入觐。松柏旌其庐,郁律天章劲。

巍峨金粟堆,有待贞柯荫。帝日种树职,直节惟汝称。

殊恩出阽危,九死宁足殉。向来昜代初,戎马率蹂躏。

掘发理无完,遑问樵采禁。我朝秉忠厚,远驾百代胜。

监护明诸陵,备礼无缺剩。三祖逮八宗,恭俭自天性。

视民每如伤,何罪于百姓。土崩古未有,瓦全岂弥恨。

昔人表冬青,辛苦悲至行。今兹备荣哀,天人稍可證。

煌煌万年碑,悠悠四时运。拱把望参天,敢阻霜雪盛。

抱木暂未枯,长镵以为命。

宿食飞鸣态不齐,黄芦瑟瑟满江堤。上林今日音书绝,沙漠无人更牧羝。

老圃青青甲,平生味饱谙。本无食肉相,岂是厌肥甘。

东上遥峰曙色催,日光林影共徘徊。藤花乱落溪风起,木叶骤鸣山雨来。

涧道水深行处转,石门云气望中开。潘仙何许烧丹去,拟共吹笙拂紫苔。

历山之下兮河之滨。陶元气兮冶大钧。塼埏埴兮淬清泠。

器不苦窳兮资吾民。元德升闻兮韶音以成。

五月买舟浔阳道,水色天光入怀抱。仰面贪看两岸山,连崖不断苍翠好。

抢风直下皖城东,江边烟雾清若空。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使我一朝豁然明双瞳。

雕镂嵌空花萼秀,玉树交拂云霞红。巑岏迥出众峰表,冈阜那敢与争雄。

譬如畸人逸士昂然立,衣冠须发不与寻常同。昔时太白欣见此,名以九华易九子。

梦得平生叹奇绝,不让太华及女几。我亦见之发狂叫,急欲扶筇蹑云峤。

峭帆风紧不可留,末由登陟逞闲眺。迄今默坐忆山容,独觉玲珑呈万窍。

到得芳天闹众葩,相思一夜鬓成华。
阆风归去无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五月炎蒸起百忧,旅怀相对似穷秋。花枝有火烧红眼,镜底无天雪白头。

鸟去华林金翠落,猿归碧涧玉环投。一池风起芰荷气,明月梦醒人在楼。

器识曾为远大期,论交犹愧奖成迟。池塘屡梦生春草,林壑应怀种紫芝。

夜月绕残乌鹊树,春山啼老杜鹃枝。江头烂熳梅花发,把酒怜君惜别离。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