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一

取士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

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主人宴客玉楼西。风飘雪、忽雰霏。唐昌花蕊渐平枝。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野桥时伴梅飞。山明日远霁云披。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既雨山色晴转佳,望洋雪色脂麻花。
白云无边鸟声暮,目断远水明残霞。
流萤飞出衰草丛,宿鹊走上枯松丫。
行人路上暗回首,月下独对溪头沙。
藏双清图,奇悟入神,绝去笔墨畦径。卷尾补之自书柳梢青四词,辞语清丽,翰札遒劲,欣然有契于心。余因戏云:不知点胸老、放鹤翁同生一时,其清风雅韵,优劣当何如哉。翁噱曰:我知画而已,安与许事,君其问诸水滨。因次韵载名于后,庶异时开卷索笑,不为生客云。
约略春痕。吹香新句,照影清尊。洗尽时妆,效颦西子,不负东昏。
金沙旧事休论。尽消得、东风返魂。一段真清,风前孤驿,雪后前村。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紫泉宫外晓烟和,万绿条含太液波。只有帝家春色好,争禁人世别离多。

赢得许多愁。岁月悠悠。秋风秋雨冷双眸。欲赠湘君搴杜若。

难问芳洲。

长啸倚南楼。霜鬓飕飕。栏杆拍遍把吴钩。惆怅归来无个事,又上灯篝。

寒梅引旧枝,映竹复临池。
朵露深开处,香闻瞥过时。
凌兢侵腊雪,散漫入春诗。
赠我岁寒色,怜君冰玉姿。
归兴乍离边,兰桡复锦川。斫春槎枿树,消雪土膏田。
岸暖寻新菜,舟寒著旧绵。临邛若个是,欲向酒家眠。

十战秋风落拓身,青杉襟上泪痕新。到今报国摅忠愤,还是当年下第人。

长安仲春七日风,苍茫顿撼天地同。应门缥阙岌欲动,况我穷巷连蒿蓬。

暮寒卷雪连芳草,平门万屋青城缟。无言桃李终默默,得势泥涂常浩浩。

夕晖入屋人气活,劳苦羲和间何阔。斗杓东指令未行,要使烛龙聊泼剌。

立臂从秋狝,穿云得羽毛。特将献天子,应不负微劳。

马上兀残梦,沉沉天向晨。行云如妒月,古道不逢人。

野旷耕声远,山高露气新。哦诗无好语,聊尔一吟呻。

德化流行俗自移,齐民那必在鞭笞。愿将旧政贻新尹,慈惠长留去后思。

双双蝴堞上花枝,两两前身尽可疑。隐几终朝吾丧我,连床昨夜子为谁。

南飞忽傍三秋雁,老去何妨两鬓丝。脱却樊笼便归去,罗浮山顶又蛾眉。

栖迟锁院论文日,弹指流光已十年。异地相逢嗟共老,故人虽在散如烟。

华风久格蛮夷俗,灵雨新沾芋栗田。莫叹官贫公禄薄,与君畴昔酌清泉。

应刘伤逝后,重过此园林。曲径午烟寂,闲庭秋草深。

花含今雨泪,松剩岁寒心。何必山阳笛,思君几度吟。

溪光清浅碎琼瑶,杨柳风柔酒渐消。
犹忆去年今夜月,照人同上水西桥。

郁郁苦无聊,起坐读古书。一萹未云毕,感触增嗟吁。

义秦为文夫,丘轲见谓迂。是事古巳然,偃蹇欲何如。

春山罨画春江平,江头春船椎鼓声。钟陵别乘唤帆席,笑看猎猎风摇旌。

明朝太末经行处,悬愁望断烟绵树。劳劳樯燕亦留君,且共推蓬话情素。

钟陵地雄古名都,美官况复称题舆。看君逸足展夷路,逐电追风万里馀。

前知按部劳绥抚,箳篂行湿西山雨。君家孺子有遗台,试向东湖聊讯古。

兰阴新漉酒吹醅,更折江花劝引杯。圣代兴廉访良吏,迟君却抱鹤书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