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堤上柳。唤渔童樵青,繫船沽酒。水鹤飞来,背乱山无语,共君招手。
莫上层楼,春飞在、斜阳时候。雁碛沙寒,潮落潮生,暮帆催又。
尘海吟身惊瘦。剩卅载才名,对花消受。尚著宫衣,听夜窗弦索,泪殷双袖。
眼底沧桑,休更叠、哀蝉凄奏。怕问王孙芳草,淮阴渡口。
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
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
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
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
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
软红襟上痕,检点若梦寐。怅然书与严,绝口向世事。
白玉桥东,碧山楼畔,昼锦堂开。正冠盖盈门,笙歌满座,红莲才放,绿酒初醅。
紫禁朝回,凤池吏散,特为先生庆寿来。献新词,嗣音大雅,敬祝台莱。
共看廊庙奇才。更星斗、文章逼上台。况海岳精神,壮腾龙马,云霄气概,时动风雷。
圣主思贤,明时求旧,旦日征书下玉阶。愿从头,把经纶再试,花甲重排。
寿阳催妆花睡起,半额残黄娇欲语。香魂浮动满幽思,着莫春风暗相与。
李侯铁心似广平,笔力万钧谈笑举。诗成夜诵更清绝,向来谁识袁临汝。
句中有味应独知,吟罢馀甘发微咀。
识字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如何乞索忘唐突,拟赋江南鹤膝枝。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渤澥东南界,西北倚昆崙。当时推步,但知宇内有乾坤。
午夜风轮微转,驾我浮空泛景,一息过天垠。俯视人间世,渺渺聚沤尘。
挽天吴,摩海若,吐还吞。宁用计年,八十阳九又三阴。
要自白榆星外,直至黑流沙底,山与泽俱平。不论初末度,一色界如银。
宫袍斜压翠云裘,疑是天香报早秋。琥珀暖光流玉椀,琉璃新彩照金瓯。
春心似入灵芳国,娇怨休题红叶沟。管领春风应有在,寒梅应许占花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