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日登嵯峨阁和方孚若韵

漠漠风烟著野棠,一春多恨雨浪浪。
古榕阴里作寒食,芳草城头过艳阳。
不断山光通百粤,无边春思渺三湘。
伊祁不放花飞尽,露湿蔷薇几阵香。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水平波淡绕回塘,鹤殉人沉万古伤。
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
万水东流去不回,先生独自负仙才。蕊宫横浪海边别,
鹤翅驻云天上来。几处吹箫森羽卫,谁家残月下楼台。
春风正好分琼液,乞取当时白玉杯。

夕阳风里得君心,常约清香带月寻。红萼似披经几嗅,绿条如弄已难禁。

野狂不惯娉婷醉,蓬鬓偏宜蓓蕾侵。准拟归时更浮动,琼樽宁谢十分斟。

雾帐兰衾暖,薰炉宝篆浓。眼波犹带睡朦胧。卧听晓来双燕、语春风。
螺浅欢余黛,霞销枕处红。断云飞雨怕匆匆。欲去且留情绪、两冲冲。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
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唤得篷船载幅巾,岛烟画出渭城春。
匆匆笑语情何限,草草杯盘意甚真。
经岁别家千里梦,浮生寄我一鸥身。
舟人报道潮平早,举白浮君莫厌频。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东方须臾高奈何。

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

相思憔悴到花朝,留滞天涯问渡遥。飞梦半随千里月,离情长逐一江潮。

莺声宛转翻金缕,燕语凄清近玉箫。触景不堪增怅望,垂丝烟柳锁河桥。

已拚千日千场,宁辞一饮一石。
天子放我还家,主人留臣送客。

花暖雨冥冥,山亭更水亭。追随从悟道,洒落到忘形。

天远愁难问,时危赖独醒。驻颜有燕酒,珍重鬓星星。

恰娟娟绿叶,袅袅紫茎,碧栏罗幌深护。瘦倚金风,凉含玉露,写出婵娟眉妩。

楚畹烟迷,沅湘云远,芳怀谁诉。听隔帘、曲奏清琴,极目愁生江浦。

比似秋人迟暮。抱幽香自爱,淡然无语。恁吟遍离骚,添得几多情绪。

采馨纫佩,依稀记取。曾否素心相许。厮觑著、竟体芬芳,梦影欲寻何处。

早起饭黄犊,落花春水浑。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

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毿巾几幅蹙鳞鳞,四面清香拥幻身。
夜半梦回花也笑,想君不是饮美人。
西湖万景若诗狂,爱此孤高压众芳。
大士化身衣未解,西施净面镜慵妆。
岁寒却有花堪比,水种应无草敢香。
茉莉素馨方用事,鼻参眼入细平章。

西风醒梦入秋堂,梦境还空寄短章。妄见徒嗟妨睡美,闲心久谢趁朝忙。

流年倏忽身今老,荣路斯须味已忘。惭愧君诗真戏谑,邯郸自警亦何伤。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

居於富贵中,不为富贵误。
赤手挨开解脱门,四误八面俱独步。
佛祖不知由,凭谁立本据。
咄咄咄,力{外囗内力}希,
闻见觉知齐合掌,铁牛生得凤凰儿。
一榻琴书双门寺,片心泉石两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秋院支筇鹤对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