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其二

当年犀甲下扶馀,衔璧谁怜轵道车。西市赭衣魂已渺,南朝紫盖事终虚。

帆来日本通商近,邑改天兴置吏初。一自孙恩分战舰,烽烟边海几丘墟。

彭夏琴,清初康熙时(1662~1723)人,生平不详
  猜你喜欢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长年京洛事尘埃,怀抱那能一日开。
鱼鸟宿心聊此得,江湖清兴划然回。
天园野色鳞鳞合,风猎林香滚滚来。
渐有人喧迎马足,郊原佳处好徘徊。
揽胜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
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满目纵观天际迥,一腔收拾岁寒清。
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碧柳阴沈覆古槎,黄昏时见月笼沙。渔梁曲曲深相护,贾舶鳞鳞迥不遮。

灯影夕悬城外塔,水痕晴落岸边衙。前溪子夜歌声袅,风景依稀似若邪。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
大凡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同病齐年各老成,喜君勿药近安平。篮舆不惜寻梅过,藜杖何妨倒屣迎。

潘令剧谈不至夜,刘郎新句和来清。疾行每愧穿杨手,金榜君居第十名。

池面溶溶水照空,春风花影落青铜。倚栏拟作机头看,已堕阿师圈中。

石室开峰上,山泉泻碧流。云深迷午径,斜日照松邱。

深宫佳人白日长,夜感蟋蟀鸣中房。起视河汉心回皇,云鬓笼松分作行。

清水如天收素练,翠蛾带月杵玄霜。辘轳无绳金井悄,边头不见梧桐黄。

裁缝熨帖坐在床,载玄载黄公子裳。制成不远烦寄将,但见寒暑彫三光,身体甚适平时康。

君不见古来边庭士,雪压关河征战多,拆尽衣裘泪如水。

千载渊明翁,谁谓不知道。闲赋责子诗,调戏乃娱老。

杜陵盖自况,亦岂恨枯槁。壶觞清浊共,适意无丑好。

归来五柳宅,守我不贪宝。长啸天地间,独立万物表。

红药东风。绿阴疏雨,何处鸣鸠。门掩残春,帘垂清昼,人倚高楼。

绵绵不断离愁。似芳草、萋萋遍洲。天若有情,月如无恨,水亦西流。

李花白,桃花红,蜂来蝶去春匆匆。桃花红,李花白,几日东风好颜色。

东风颜色不长好,昨日少年今已老。汉陵唐冢何累累,行人愁行洛阳道。

隐雨岩初霁,琴溪渡几深。仙人何处所,遗迹此招寻。

明月有来去,白云无古今。殷勤探洞口,沆瀣与谁斟。

晓登麻地岭,露发松楸气。三代安祖茔,屡入吾梦寐。

岂必清明来,展拜享堂内。纸钱飞上天,酹酒香归地。

苔翳王公碑,不敢侵其字。定有精灵归,气脉通苗裔。

下山馀白云,护我先灵在。

琼花今日多从辩,玉蕊唐人早有诗。
天上神仙曾枉驾,世间草木敢连枝。
无风亦识飘香处,有眼谁看堕地时。
三十年来成一梦,摩挲石刻鬓添丝。

宝杖敲空触处春,光阴掣电旧曾闻。昨宵风动寒岩冷,惊起泥牛耕白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