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七首

春半暖初回,疏雨兼和风。
新晴临晓江,万象一镜中。
策杖访僧寮,披榛小径通。
梵音令人静,世事皆楚弓。¤
(1573—1644)明苏州府昆山人,寄居常熟,字文休,号假庵。归有光孙。诸生。承其家学,十岁便能诗歌,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善画墨竹,能草书,尤精篆刻。崇祯间征为待诏,不应。有《假庵诗草》。
  猜你喜欢
玉辇西巡久未还,春光犹入上阳间。万木长承新雨露,
千门空对旧河山。深花寂寂宫城闭,细草青青御路闲。
独见彩云飞不尽,只应来去候龙颜。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风雨潇潇境,山林落落姿。
安贫清似玉,嗜学古如饴。
世事两颦送,古心诸老知。
家庭多手泽,幸有宁馨儿。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
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
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金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一别先生五十年,洛阳年少也华颠。自怜枉受吴公荐,白首重来意惘然。

绝裾不为忍,叱驭宁顾危。念子奉明君,结义良在兹。

虽怀垂堂戒,委质我所知。白日岂不察,浮云蔽于斯。

孤葵慕太阳,倾心量不移。勿谓长弃捐,终当有返期。

春光旖旎段家桥。如画倩谁描。花动钗闻,柳回帘出,风暖纸鸢高。

未堪残日催人去,燕语送迢迢。苏小坟头,苏公堤畔,上巳看明朝。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徬徨。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

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健卒三万人,一朝血沙场。

孤城若累卵,覆车且相望。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

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

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

嗟余孱书生,隐忧岂敢忘。十年策不售,何由叫阖阊。

委贽未分明,幸可商行藏。一命亦致身,将母或不遑。

促装招吾友,归耕烟水乡。

十步有茂草,会府宜多贤。亲仁古所贵,更诵伐木篇。

酒朋诗友遍人寰,大半雕零丧乱间。
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
少年多病岂知寿,晚节忍穷才得閒。
身隐乱云万重外,谁能书札问柴关。
家住青溪曲,春深花竹迷。
君来若相问,直过石梁西。
屋壁峰阴合,门篱槿叶齐。
萧然半迂事,课水灌园畦。

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不避风霜苦,自甘丘壑潜。
未禁沾额角,信好插梳尖。
春意已张本,寒威今解严。
殷勤留客意,尚许隔墙觇。

蔓草春深绿更齐,玉鞭何处选芳菲。旧时锦绣丛中蝶,却傍疏篱野菜飞。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云渡琐窗金榜湿,
月移珠箔水精寒。九天星象帘前见,六代城池直下观。
唯有上层人未到,金乌飞过拂阑干。

正学原非阿世材,可堪辕叟老难回。司空城旦书何用,莫怪公孙侧目来。

蛙声阁阁送轮蹄,喜见新秧出水齐。十二红栏都倚遍,此身疑在洞庭西。

飞篷迅于箭,触浪响如雷。风烟不可住,归梦空悠哉。

慌然赤城去,暂向郁州来。喜有梁鸿在,秋风次第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