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甲申寿蜀阃)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
平安夜,舒长昼。笳鼓静,笙歌奏。记西湖五月,藕花时候。待把雁门冠带了,归来麟阁丹青旧。放蜀山、万点入樽罍,为君寿。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淮海老使君,受诏行当至。
当官不避事,无事辄径醉。
平生自相许,兄先弟亦次。
东南岂徒往,多难嫌暴贵。
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
越鸟南翔雁北飞,两乡云路各言归。
如何我是飘飘者,独向江头恋钓矶。

世间嗜好总云烟,差有风流翰墨传。长卷展穷阶荫转,强将衰病附前贤。

各乡各族分房祖,各有家祠额字嵌。龙虎朱竿狮白石,门前灯写大官衔。

钟繇笔法传羲献,此是临池最上源。玉堂无事曾同论,别后何人更共言。

搀枪堕九霄,列缺乱阡陌。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

愚哉宋司马,仲尼安可轻。欲害其如何,不知天所生。

此山昔葬骨,废穴尚留名。宿土消含饭,飘风散精灵。

日中狐兔集,夜半鸱号鸣。当其崇建时,久远劳经营。

荷锸万夫集,石椁三年成。讵知百世下,牧竖来纵横。

君看孔林树,千古犹青青。

珠宫高倚翠微寒,叠阁回廊眼界宽。迤逦近山连远岫,悠扬碧水接清澜。

花香映日薰兰榭,天籁随风起石坛。兴罢酒酣归路暝,道人相送出林端。

一雁横空玉塞寒,疏星淡月倚楼看。乡山有梦秋先到,京洛无心兴已阑。

多病长卿聊罢梦,长贫仲子未弹冠。鸰原别恨年年剧,无那浮踪去住难。

匡庐揽秀昔巢松,水色山光左右供。日下奇峰金作凤,云间飞瀑玉为龙。

扑帘空翠沾晴几,拍枕寒涛隐暮钟。从此胸中富丘壑,乾坤万里一吟筇。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鹍鹏。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

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閒、生死一毫轻。落日旌旗万马,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馀烬淡孤星。爱铜柱新功,玉关奇节,特请高缨。

胸中泠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客晤何曾久,他乡却忍离。君能开好抱,我亦不相思。

陇树云千里,江门酒半卮。山川从此隔,鱼雁莫教迟。

野坂微闻禾稻香,飞飞黄雀漫相将。老农拨食儿童笑,午日流煊暮雨凉。

天路九衢终不到,人间一宿即为乡。深宵起立东阶望,玉箸遥连斗柄长。

六亲恸哭还复苏,我笑先生泪个无。
脱履定归天上去,空坟留入武陵图。
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殢光阴役此心。寓目不能闲一日,
闭门长胜得千金。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
唯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懒相寻。

流水桃花绕县城,玉琴弹彻韵偏清。旅魂已化南飞雁,谁复悠悠问濯缨。

屋上斜阳墙上草,晚来相映清幽。小窗频倚独凝眸。

角声欲断,呜咽总添愁。

双鲤不来音信杳,恼人欲说还休。春秋佳日去难留。

离情一缕,随水去悠悠。

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
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
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

短景荒荒逼暮寒,北风吹入衣布单。无多儿女深情系,有几亲朋热眼看。

身贱徒然伤老大,家贫倍觉怯年残。饥来一食寻常事,惭愧陶潜欲乞难。

老嫌俗客来相访,独泛孤舟溪上游。夜宿芦华赏明月,应无闲事挂心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