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闻说郊居胜,新穿五亩池。暗通山窈窕,深住碧涟漪。
惊起红鸂鶒,吹翻绿荔枝。雨添衣色秀,波渡袜尘迟。
照眼谁重唾,临流自可诗。水清鱼莫种,秋近荻须移。
剩欲添风月,何妨更渺瀰。却怜韩吏部,埋瓮作痴儿。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长安久客寄僧扉,四载犹趋白虎闱。梦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瑶池万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适,绿辔雕鞍犹未息。海上春随缟袂寒,山中酒熟琼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织铁九锁飞云万仞巀业磥砢谁能攀。
梅花待我应相忆,为报先生献岁还。
子城高处易为秋,密点催更响更幽。掩卷不眠阶下坐,淡云东去月西流。
山上何所有,言有望海堂。昔有耶律氏,读书山之阳。
高名标史册,让德迈寻常。大地涵灵秀,阅世产贤良。
贺公乃继起,进退慎行藏。盗贼俱遵化,干戈靖一乡。
管公避魏乱,龙头姓名芳。何如参性道,后学见羹墙。
驱车过山侧,极目引领望。古人不可作,临风慨以慷。
笑我区区亦强为,故园荒矣欲何之。读书测海持螺测,学道窥天以管窥。
疲俗不禁新疾苦,滥官难抚旧疮痍。才微任重宜求退,自有当途国手医。
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祖龙文字虽奇古,遗壁空说滈池君。
吴皓淫虐浮于政,小国亦侈封峦文。国山未禅岩山刻,上天帝言山出银。
天玺元年漆月朔,费雩行视华覈闻。其年阳羡表石室,明年天纪纪功勋。
是时临平湖开石印发,一千二百八十符瑞何纷纭。
五稔青盖已入洛,三段残碣徒埋云。独有皇休明,小篆妙入神。
此碑险劲复沈著,一洗东京软美气习追先秦。历千五百有余载,自山转徙亲香芸。
筹思亭后几再砺,尊经阁下宜三熏。如何岁在乙丑之皋月,嘻嘻出出起束缊。
圣人意盖诛矫诬,燔之俾与臣斯泯。日余宰临津,善卷洞侧摩米囤。
今得此碑火前拓,犹识竹根钗股春潮纹。惜哉如此笔,胡弗写皇坟。
诗题炯戒忽发慨,若令长在山谷今犹存。
晴光叠翠与云期,共说西山景物奇。千古夷齐风致远,蕨薇滋味几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