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日日盲风怪雨间,百花憔悴委蓁菅。鲛人停杼疑翻海,河伯移宫欲近山。

裹饭有谁来问病,挑灯老我独愁颜。九畴何日重浮洛,川锁支祁鼎铸奸。

白莲种出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别驾游心到古初,时将前辈警公馀。异时治行传青史,名字牵联倘得书。

幽僻嚣尘外,清凉水木间。卧风秋拂簟,步月夜开关。
且得身安泰,从他世险艰。但休月要路,不必入深山。
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闲。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谭君置酒烧银烛,为我停杯吹紫玉。正逢兰佩赠佳人,何事竹枝奏离曲。

数声袅袅斗柄低,断雁哀猿入耳啼。霜满洞庭悲落木,萤流长信恨空闺。

倚阑只诉君心苦,别客听之更悽楚。此夕同游石井山,明朝独下松陵浦。

忆昔江东落魄行,张郎视我犹弟兄。春园袅娜闻花下,夕馆参差醉月明。

六载分携别离久,何人共把长干酒。千里音书不可来,梦中时见白门柳。

槯藏今已非少年,弹铗哀歌瓮牖边。慵书班氏谁曾问,学剑相如只自怜。

看君暂得同欢笑,犹胜金陵隔烟峤。窈窕离愁不可挥,请君三弄江南调。

嗜酒刘伶绝世无,春衫典尽倒天壶。造门谁为倾家酿,见客常留满眼沽。

颇讶霜威太严令,忽分春色到焦枯。一尊且作通宵醉,明日重看朝夕乌。

阮郎归改道成归。修行人喜知。松峰影里乐希夷。何须唱艳词。姹婴动,虎龙随。云耕坎与离。三千功满赴瑶池。神光相貌奇。

谁弄柯亭管,秋声饮恨长。老龙惊不寐,风雨满潇湘。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泛泛江汉萍,飘荡永无根。

梵王宫殿有仙家,曾此瑶觞醉碧霞。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

经翻贝叶相腾瑞,饭熟青精味胜麻。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

传闻梅子真,入山歌采芝。蝉蜕升紫雾,灵踪使人思。

骖鸾不复返,蔓草空离披。高风自百世,非假神仙师。

人生不朽业,大节在无亏。服食求冲举,虚无恐难期。

绿荫千重竹,清流一带溪。
子真耕谷口,杨震讲关西。
手摘星辰近,名登泰华齐。
古来公相业,谁不起锄犁。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
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兰桡始迓春,馥郁千林翠。春去不回头,没个留春计。

梦中犹作云,醒觉腰围细。何处可抛愁,少个人儿替。

蒲团禅榻静相依,庄蝶时琴蕙幌飞。追记昔游悲向秀,留连佳景羡王晞。

冥心坐石茶烟细,醉眼抄书字画肥。休怪垂头多怅恨,频年寥落卧牛衣。

闲房增缔构,宴坐隔嚣埃。屋木不加饰,庭花时自开。

虚明殊止水,寂绝等寒灰。斋外无馀事,欣逢高士来。

相逢何必论萍踪,旅食京华又朔风。老去岂知身入宦,觉来全觉梦成空。

鲈鱼故国莼丝晚,雁影寒江木叶红。为问南湖湖上月,几时诗酒共诸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