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右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世故相逢各未闲,百年多在别离间。
昨夜秋风今夜雨,不知何处入空山。
情难托。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那堪更、一叶知秋後,天色儿、渐冷落。马上征衫频搵泪,一半斑斑污却。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
余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汙缣楮。
岂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识奸雄曹。
吕公已去泫余泣,通谱未许弘农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质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虚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扑满本弟昆,趣尚清濁何年分。
一朝堕地真瓦砾,莫望韩公无瘞文。
渭水秋深,溢江春老,洞庭一湖。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独上君树,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终须。度了肩吾。稽首终南钟大夫。日太平寺里,题诗去后,东林沈宅,大醉归欤。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树索鳜鱼。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
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丝桐在秋色,秋色在丝桐。一弹鬒已变,何烦奏曲终。

久瞻黄屋见尧心,尽把薰风入舜琴。至乐殿中香一炷,静看周易对槐阴。

烟雨声中酒梦残,蘼芜添绿又春阑。
鹁鸠唤处西风急,自是杨花惹暮寒。
耒阳知县非知已,救厄无踪岂忍闻。
若更声名可埋没,行人定不吊空坟。

家城岁晚欲回舟,山寺携衾作夜游。爱月不妨寒步影,岸冠微觉露濡头。

蒲团对语僧围烛,菊宴分题客咏秋。怪是思清还废寝,钟声为破小堂幽。

经济才猷结主知,从容馆阁际明时。都将治世安民策,散作裁冰剪雪辞。

五凤楼高天路近,百花香细漏声迟。画图彷佛登瀛趣,展玩令人有所思。

慈母恩深不可追,严亲犹隔大江隈。独怜洒泣东风里,惟有孤肠日九回。

惆怅鸰原话别难,河西风雨晓犹寒。扁舟欲发仍留缆,疋马将行屡据鞍。

客邸有怀惟梦远,征途无恙且心宽。平生家学君须记,祇把清忠守一官。

金渊岂爱我,我自爱金渊。
似蜜醪尤美,如珠米更圆。
攜家逾八口,窃禄又三年。
书册盈归箧,毋嫌载月船。

岂用封椿积,惟忧郡国荒。况通西极马,早射北星狼。

使节巡行远,畺臣赈恤详。古来无旱潦,何以见尧汤。

行役经旬不自聊,强将登览寄春醪。淮吞汴水长增急,城睍南峰不让高。

贾客正来喧万井,夕阳初下舣千艘。明朝更作留连计,醉卧西窗听夜涛。

半插崚嶒半水涯,逶迤驻节叠山西。乘空虎岭支来远,聚翠龙池眼欲迷。

回首三天三岛近,纵观五指五云低。人钟地气清高萃,奚独文章入品题。

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
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