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掘起天当中,撑拄元气开鸿濛。左右阖辟两巨壑,径路各绝风阖通。
松风远自阖中起,摇荡阖光山色里。水交山断置人家,松响溪声动窗几。
岩高谷迥居无邻,松林有路无行人。岂非高士尝避秦,自此千载无问津。
又疑灵境与世隔,乃是天地神物之所珍。我家龙眠东,西望两谷口。
每至夕阳时,岚光纷照牖。日月逝矣身今衰,芒屦竟隔青崔嵬。
却寻图中幽谷到穷处,忽有数峰天际来。张君画山最得古人妙,俯视百年画史皆尘埃。
人家收得尺绢素,屈指不数王麓台。何况林卉与翎羽,扰扰俗工何足取。
韩干戴嵩堪障壁,徐熙周昉遗儿女。落落平生山水情,移将看画亦眼明。
于今安得张君死复生,与余结茅共对青山青。
落日浮云送客行,旧游回首不胜情。海山俦侣如相问,大鸟三年尚不鸣。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
川流日夜去,逝者乃如此。平时所知人,强半今为鬼。
顷者哭子兄,泪积垢未洗。宁知少日间,俄又哭董子。
忆昨招君谈,时维六月朏。君方以病告,一卧不复起。
启手无别言,恸哭长已矣。初君在童丱,警敏无与比。
读书五行下,大父尝窃喜。谓当寄门户,竟以韦布死。
死生事亦大,谁能独免耳。愿沾甘露味,倘悟无生理。
寄言众鬼且声吞,把当陵迁谷变论。那得如云冠盖祭,墨卿作些慰飘魂。
性空老人何快活,只有三衣并一钵。丛林端的死心儿,见胆开谈心豁豁。
有时吹笛当言说,一声吹落西江月。桃花庵中快活时,往往观者舞不彻。
甚道理,能欢悦,摇手向人应道别。堪笑无人知此意,尽道称锤硬似铁。
难瞒唯有当行家,为报临机莫漏泄。
我获布衣交,邂逅五君子。久知廌青山,幽芳殊凡蘤。
愿言采其英,潜见不殊旨。因之访石闾,矮屋拥书史。
落落谈古今,贫哉病以死。更有抱光君,被褐远金紫。
一室抱微尚,古琴自悦耳。三子臭如兰,何幸不我鄙。
且得两陈君,考槃各永矢。一在北之廛,一在南之涘。
北学宗洛闽,屡空道可企。南学共源流,贫亦正同轨。
老矣均无儿,弟子供滫瀡。我造北陈庐,床灶杂杖几。
南陈会鸳湖,答拜人扶起。合之以石闾,三陈堪并峙。
三君未盍簪,我乃得蹑履。抱光云近朱,廌青曰御李。
廌青与南陈,神交频托鲤。试问与北陈,握手当何似。
爰有石东村,廌青忘彼己。石闾与抱光,东村辄倒屣。
东村以子贵,不获布衣比。我怀五布衣,并作东村诔。
亡者杳莫追,存者劳予跂。洁身各有归,相期唯一是。
以此志知心,石交亦足喜。天下岂无人,渺然思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