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舟泊李家步)

斜日挂汀洲。帆影悠悠。碧云合处是吴头。几片寒芦三两雁,人立清秋。
柳外莫停舟。几问闲愁。人生江海一萍浮。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
始奏承云娱帝赏,复歌调露畅韶英。
家学自相师,名成六馆推。
春风中哨立,古道上安驰。
朝擅敢言直,民歌不忍欺。
危时方倚重,猿鹤已追随。

兵馀初傍碧钩栏,青杏垂垂绿荫团。手接叶条成太息,一春花好不曾看。

直谅之言久不闻,秋来因作读书吟。
时时涵泳味无味,句句研穷深又深。
老去已辜朋友望,闲中粗得圣贤心。
无情岁月垂垂尽,夕秀朝华岂暇寻。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日日南风送客舟,舒州才过又池州。九华云捲芙蓉帐,挂在青天白玉钩。

东望望春春果来,阳和取次倩人催。遥思故岭梅千树,漫许前山酒一杯。

眼际烟光同护惜,意中风景嘿滋培。稍需秀句寰区满,何必椒花寸管裁。

谁云虎丘小,我觉虎丘大。尝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

忽坠平野中,万劫翠不坏。夫差昔霸王,猛气亦已汰。

神斧凿巉岩,泂勺银河派。双崖削未平,呀呷势将嘬。

灵湫湛寒碧,剑气溢光怪。银海雁飞沉,冰岩松倒挂。

前朝百战争,今为梵王界。吴侬得游观,时节纷綷䌨。

我老犹爱山,兴至时独迈。聿登浮屠颠,坐觉三吴隘。

云梦如可吞,八九无蒂芥。千人石上眠,把酒向天酹。

不知开辟来,曾见几兴败。天风忽然生,万窍同一噫。

满山松竹吟,破浪恣砰湃。平生磊块胸,至此殊一快。

升沉世上名,琐屑真癣疥。我生本优游,幸脱轩冕械。

甘为愚公愚,不受蔡叔蔡。愿言从乐天,一年十二届。

我行符水。公修药饵。一居山,一居*市。两处崇真暗相洽,即非彼此。无为漏、共成不二。扶风儒士。同为教旨。辟得正,上合天意。行满功成去蓬莱。却寻旧址。如今且、休言异寄。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每因脱俗居林下,更复题诗向画中。啼鸟落花空岁月,闲云流水谩西东。

睿心重离析。
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飚举。
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
地逈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
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
为君停玉杯。

亲对先皇讲法筵,人间独住十三年。将同鸣凤瑞下世,恰道飞龙招上天。

长立宝阶瞻宝树,亦知金像捧金莲。梵王此日生欢喜,黑雨翻空浴九泉。

虎旅分行铁作檛,殿前拜舞一声哗。
辅臣对罢无公事,日照金铺扇影斜。

照眼花枝别样红,自然抬举要东风。环肥燕瘦无高下,筮短龟长有异同。

采访久经劳地主,因缘本自听天公。千金一掷寻常甚,难得双珠落掌中。

黄河流无极,洛阳数千里。坎坷戎旅间,何由见欢子。

秋声和暮角,膏雨逐行轩。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信步招寻物外缘,湖山晴望半含烟。嵯峨楼榭天馀尺,隐映蓬壶境自仙。

掉影近依花径度,霞光遥共绮窗连。同游雅得清虚意,坐畅元风欲判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