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见客端愁结袜,开门最怯梳头。赢得北窗偃卧,湘帘翠簟如秋。
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
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
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
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
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
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
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
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
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
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
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
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
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
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
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年来高兴满莼丝,寒薄春风骀荡时。稍爱燕脂开杏萼,已惊香雪烂梅枝。
老于乐事心犹壮,病得新诗和独迟。何日华镳向金谷,拟追仙翼到瑶池。
摩揣诚斯薄,雕镌质自销。平生但真朴,直上绝枝条。
氛雾终澄霁,丘山亦动摇。朝阳旧时凤,声入舜箫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