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冷月墙阴,凄凄碎响,替秋言语。羁人听汝。咽愁丝、黯无绪。
空阶都是伤心地,恁禁得、衰镫断雨。正宵砧四起,霜弦孤曳,宛转催曙。
愁误。金笼住。伴落叶长门,枕函慵诉。回纹罢织,旧家零乱机杼。
西风凉换人閒世,问憔悴、王孙几度。等閒是、变了潘郎发,梦寄谁去。
叠鼓凝笳入禁中,似闻韶乐奏南风。通明殿敞秋云碧,阊阖楼开晓日红。
半幅生绡雪色寒,鲛人相赠比琅玕。华清浴罢恩波媚,南浦伤时泪雨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