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病口慵开兴亦孤,逢人一笑且胡卢。不须更作悬河辩,纵有悬河济得无。
轩后邈已远,汉武亦雄哉。荒忽九州外,百年过烟埃。
变化庶长久,临海筑层台。黄金靡镂饰,乔林摧断裁。
乐通竟先死,孙卿殊未回。不知作者意,空令来者哀。
奉盘泣繁露,驰道殷奔雷。志气昔所在,风云恒往来。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困人天气,听声声杜宇,送春时节。自是彩云吹易散,早向枝头消歇。
风雨无情,韶华似梦,草草过三月。残英难绾,柳丝多化香雪。
堪叹瘦尽诗魂,绮窗病起,忍见春光别。断粉零朱飘泊感,独把花锄凄绝。
香土埋愁,纱囊贮恨,和泪凝成血。此时幽怨,只伊鹦鹉能说。
半月登山日西向,仰看黄河在天上。立马函关黄云起,俯看黄河落地底。
火敦脑儿蟠一龙,万里来壮秦关雄。直下龙门勃然怒,中州土性失坚固。
下流更被淮河攻,复生神禹难为功。书生慷慨思复古,河北当冲弃数府。
载之高地何用堤,顺轨应同关以西。君不见转般仓置漕亦办,治河治淮两无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