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千年玄卷薪传在,一夜青灯火续明。庄假寓言终有物,老惟常道自无名。
帝王所化人心迹,天地之根我性情。众妙门归虚馆白,寄身于此复何惊。
路转长干渡,洲传白鹭名。沧波去不息,绿芷复丛生。
隐隐江田抱,团团堰日明。镞沙沈壁垒,墙堞隐台城。
湍古晴霓下,蒲深昼虎行。渔人牵网迹,商女踏歌声。
佳丽千年恨,豪华六代情。经过夕临眺,谁并客舟横。
周郎佳少年,定霸在一战。勉哉志士心,分阴疾如电。
群玉府中香满袖,凝春亭里看花开。綵云近席微风动,红日当窗好客来。
西海珊瑚阶下长,东家胡蝶雪中回。竹深每听尚书履,池暖时分太液杯。
凤咮浮烟金错落,鹅群随水白毰毸。人间应得函封帖,青李来禽绕舍栽。
绿烟红雾摇兰塘,婵娟泣露啼秋芳。金虫朴帐花风热,花底双歌蹋明月。
画阑十二悬晴虹,美人香骨燕支红。满眼春娇小蛮舞,云锦书傅青鸟语。
亭中主者江左客,春草梦回天下白。
百里名区,制锦才优,自足徜徉。便流览湖光,何妨薄宦,沉酣书轴,时近芸香。
宗伯词华,司农雅奏,家学由来擅冀方。新诗好,早云飞郢里,锦濯川江。
西泠不逊河阳。更栽得、名花万树芳。爱夙驾行春,香风拂袖,留宾醉月,深夜飞觞。
忆我当年,曾陪宴赏,霄汉襟期未可忘。今重到,喜凫飞不远,还觐龙光。
自古有言,漏尽钟鸣,尚有行人。纵萧萧华发,都看到鬓,茫茫宦海,未肯抽身。
孰似先生,翩然拂袖,甘向清时作隐沦。逍遥甚,任山阿曳杖,晞发江滨。
一官徒敝吾神。算何似、还家乐最真。正晨鸡夜火,惟闻课子,朝餐夕膳,只办娱亲。
试向东山,回头北阙,犹自天心属老臣。谁容卧,恐徵书亟下,催动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