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纸帐吹魂,芦帘低额,小眉横碧。微吟掩抑,月落高楼闻篴。
卧空寒、残雪自香,一枝未折春暗识。似盈盈碎玉,红冰销碎,有情沾臆。
东风旧地,携素手重来,画阑空拍。簪英荐酒,苦为金钗留客。
想西江、缟衣夜还,采珠作泪花下滴。剪苍云,又听栖禽对语成叹息。
轩窗无繁林,背水自然阴。慰读多异书,略许挥劳襟。
希微元响招,指俗难试琴。梦寐未浃古,年华倏成今。
卉物乘鬯机,树采相崇钦。广有天露濡,拒我一勺斟。
和平扬珩瑀,谁发空山音?揽此短发疏,有花让人簪。
愿终斗室键,抱窳息诸深。
避愁无计,缥凤千春泪。微灺釭花参细字,如见梦窗憔悴。
披图松竹情移,飘零欲忏无期。射虎残年心事,皈依来注秋词。
写得梅花绝代姿,吴绫染遍翠虬枝。始知钿阁烟飞夜,妙画通灵变化时。
故人两三人,江北久羁旅。寻香古径风,步屧修廊雨。
莼鲈最有味,稻蟹纷难数。我欲往从之,蛮潮正掀舞。
紫清丹极与天邻,阖辟乾坤系笑嚬。独为斯文回一顾,坐令吾道重千钧。
先王旧物参差见,列圣明谟次第陈。墨客区区感荣遇,岂知深意在彝伦。
贫贱不可久,志士思远行。登堂拜母氏,殷殷询所经。
心知去无期,强言计归程。驱马出里门,渐见井邑更。
挥手谢宾友,欲以致中情。心牵慈母爱,哽咽难为声。
儿生老乡闾,身世终何成。庶几取令望,归以为亲荣。
我朝定鼎越周汉,救民水火平暴乱。顽民义敢昧壶浆,自取灭亡死糜烂。
深仁厚泽宥殷遗,各为其主纶音垂。承平百载观旧史,疾风劲草咨涕洟。
应元姓阎官典史,丽亨其字为明死。前后剿寇多有功,抚按交推卧不起。
乙酉大兵定江阴,方亨失抚乖民心。民心本未忘故主,胁以屠城惧益深。
陈冯何人逞螳臂,不明顺逆频失利。应元时隐砂山崖,迎入孤城为尔帅。
火药铅丸发旧封,输银输粟感义公。束缚草人收万矢,四城列守严乘墉。
军法不缘豪右贷,重者割耳轻笞背。病医死殓哭甚哀,恩义缠绵士心戴。
搜罗义勇集众材,钩弩毬箭听所裁。或潜纳款斩以徇,五更声转楚歌来。
劝降者谁刘镇府,指画兴亡徒自苦。微官不敢冀封侯,愿死赵家清净土。
女墙修葺完复倾,空棺实土以障城。大雨兼旬炮不发,满城士卒称神明。
阎公负伤守益急,登城惨见中秋月。祥符寺中红光飞,芙蓉蒂破臣力竭。
城头白鹅飞上天,忠魂未死先成烟。可怜六万七千众,八十一日如狂颠。
前湖水浅死不得,众拥阎行僵立直。回头笑杀降将军,自愧当初身负国。
八月廿一鬼夜号,栖霞禅院血洗袍。陈尉前期引佩刀,广文自缢腰间绦。
介子黄生舍人戚,侨寓邵君与程壁。
更有裙钗死魄香,万骨茔前京观积。思陵失在误用人,熊杨之辈何纷纷。
良材若得早建白,谋国何愧卢与孙。惜乎弃置投下吏,犹为朝廷激忠义。
圣朝宽大诏褒忠,父老传闻尚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