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乍雨乍烟作艳阳,高斋几度角杯觞。偶逢竹冷溪幽处,只觉山心水味长。
松下压槽经月醉,花间弹局一枰香。主人恰似玄真子,细雨斜风载满航。
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主人抱膝淡无虑,祇有耽书癖未□。
仙台微雨及新秋,竹溆凉风恋旧游。座有名香消白日,路多瑶草别丹丘。
同行小谢名尤健,共醉麻姑意更酬。怅别更逢真境好,不堪乘夜渡淮流。
短褐诗人瘦十分,平生不作送穷文。几时结屋孤山下,为觅梅花种白云。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读书苦未多,据德苦未坚。凉凉取道远,骨肉愁南天。
驰驱愧濩落,西食安清便。昔训日周复,宁令本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