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燕泥衔杏,雨炉熏隐,篆朱户昼愔愔。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
羊车再到,那不见、招手楼阴。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
沈吟。红墙几尺,远过蓬山,更难通鱼锦。换尽了、陌头柳色,愁满罗襟。
梦中常订重逢约,甚隔帘、翻怕相寻。门又掩、碧桃一树春深。
幽馆寻欲迷,赖尔同心引。任是当门生,欲锄还不认。
河流东来不可当,忆昨鱼鳖升君堂。官卑方摄丞簿尉,天险欲合江淮黄。
河流决城已旬日,散赈遂呼尉官出。尉官耳聋年六十,验票呼人百无失。
大者屋角狂狐奔,小者树底饥鹰蹲。头颠颈缩三日饿,共盼赈粟来空村。
持瓢举釜复携斗,已见千人立沙阜。黄衫小吏足不停,村后村前更招手。
深泥没髁无肩舆,尉来村北跨一驴。行筹散尽整鞭去,不遣索米来豪胥。
淮阴太守知君绩,早晚台端奏贤迹。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千百。
西风江上荻花秋,鲙玉频年念昔游。世事真成一可恸,身名那问二宜休。
公卿礼饯何为者,僮仆欢迎有此不。鬓影毵毵纷翠葆,晚来钟漏亦怀羞。
匆匆小劫红羊过,此一片石常不磨。草堂出示为太息,凛然正气留山河。
当时河山纷破碎,一发其柰千钧何。六狂生后存硕果,惟公激烈功最多。
可怜海上作天子,孤舟险触蛟鼍涡。十亡十弊书数上,方王倾轧遭讥诃。
军中羽檄倚此研,定知一日三摩挲。鸲之鹆之双泪眼,孤臣相对同滂沱。
海天浴日寓深意,此意千载矢靡佗。精诚所感神示梦,手扶日上柰已矬。
明知一旅势难济,妄思挥此回天戈。琅江致命事仓猝,研乎危不沈鲸波。
沧桑虽变物无恙,背面滑润无侧颇。石果能言石应喜,暗中自有神灵呵。
君不见玉带生与桥亭研,传观异代犹悲歌。
望望长安道,秋高紫气新。燕台真得骏,汉苑欲歌麟。
笑折看花屐,狂呼漉酒巾。老怀无浪喜,个是眼中人。
怜君走马向岐州,我欲留君不我留。银瓮玉醅新酒熟,东篱空负菊花秋。
昔我始客豫章城,众中识君颜色清。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
宁知此别堕千县,与子溪南同濯缨。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
读书济胜恒有道,辞家作客宁无营。亦知云中鸿雁急,岂有地上麒麟行。
清秋门巷三日雨,已觉满眼牵愁生。高林凉日白惨淡,幽谷细雾寒峥嵘。
寻常抚事念乡邑,见尔不殊亲弟兄。岂但过从慰寂寞,喜可纵谈开老成。
芙蓉作花露始白,拟以斗酒邀同倾。此时高堂念游子,举杯欲饮难为情。
肥牲不如东邻菽,且可力养毋干荣。逝兹晏岁返故县,恐有寒草荒柴荆。
稚子啼饥亦可念,几日江上先相迎。便从早晚出溪口,与子共赏西山晴。
石头买船待明发,风吹北斗天中横。峡江见月定相忆,此意不尽东流声。
一室乾坤得自由,清香半席篆烟浮。茶知独弈枰长设,琴喜无弦韵自流。
西山如故人,一别逾廿载。昔年同对西山人,祗今寥寥几人在,惟有西山青不改。
金台小住曾几何,畅饮未尽金叵罗。征尘又碾轮头铁,西山游屐空蹉跎。
别来回忆西山面,浓苍数点盘烟螺。何日青鞋与布袜,重约胜侣攀藤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