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归来高卧叔牙山,恰尔分符出汉关。一顾青云生海上,千秋白雪在人间。
非时按剑投珠起,无意偿城抱玉还。所以离骚长苦怨,楚臣容易老红颜。
两地残冬共索居,一般穷岁总堪除。人遐自合传幽绪,春至偏宜趁捷书。
日月天中无远近,风涛海外任盈虚。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
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
不知身忽轻,巳度青茸表。疏雨何妨飞,林端露清晓。
东北天高连海屿,太行蟠蟠如怒虎。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
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三关南下望风云,万里长风见高举。
莱公洒落近雄才,显德千年亦英主。谋臣使臣强解事,枉著渠头污吾鼓。
十年铁砚自庸奴,五载儿皇安足数。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
更从晚唐望沙陀,自此横流穿一缕。谁知江北杜鹃来,正见江东青鸟去。
渔阳挝鼓鸣地中,鹧鸪飞满梁园树。黄云白草西楼暮,木叶山头几风雨。
只应漠漠黄龙府,比似愁冈更愁苦。天教遗垒说向人,冻雨顽云结凄楚。
古称幽燕多义烈,呜咽泉声泻馀怒。仰天大笑东风来,云放残阳指归渡。
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长风吼石吹不断,一洗浩劫消尘氛。
我昔浔阳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龙澳。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
是时谪仙邀我锦叠屏,山瓢共酌夸中水霝。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
尔来漫游身已倦,归老芝岩寄淮甸。枕流三峡杳莫期,高寒每向图中见。
可怜问津之子徒纷纭,高深谁得穷真源。大千溟渤敛一滴,污潢绝港焉足论。
我知山中有泉无若此,便欲临渊弄清泚。是非不到烟萝关,两耳尘空何必洗。
阴,阳。景美,辰良。水淼淼,云苍苍。白衣送酒,黄菊傲霜。
宜赴龙山令,转临崔氏庄。无奈人情冷淡,可胜世路彷徨。
茱萸未必解灾厄,鸡犬何曾佩锦囊。只该闭门高枕仰卧,不消结伴荒郊寻芳。
谢绝了衰草残花态度,株守着浩池明月清光。
一从藁砧去,无心事机杼。暮暮复朝朝,凝情立杼渚。
归帆数尽不见夫,夫不归来心独苦。宁知幻化只斯须,留得虚名竟何补。
胡不当初莫嫁轻薄儿,贪名徇利轻别离。何不终身学取秋胡妻,采桑纺绩为裳衣。
人心孰不恋乡土,百年会有归来时。汝夫若戍交河北,天下有时征战息。
汝夫若把奇策干王侯,名成也合衣锦图归休。乌栖故林,狐正首丘,丈夫安得长远游。
胡为朝望复暮望,化作石头在杼上。室中有儿,堂上有姑,姑老无所养,儿幼谁人扶。
儿无母兮走茕茕,姑失妇兮啼呜呜。汝夫一朝还,汝已化为石,石在路傍夫不识。
夫心始悔不早归,石本无情岂相忆。相忆知奈何,有泪如雨空滂沱。
古来贞节人,湮没何其多。石在天地间,万古不可磨。
石不磨,名岂灭,只恨恩情中道绝。遂令杼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
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