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干曲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色幽暗湖面吹来徐徐夜风,寻人不见道路曲折宛转不通。
歌声悠扬时断时续经久不息,知道心爱的姑娘就在这塘中。
注释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生活和情趣。
湖:一作“潮”。
菱歌:采菱之歌。不彻:不尽;本为不尽之意,在这里是指歌声时断时续,经久不息。

鉴赏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生活和情趣。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

  这是一首表现古时江南青年男女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小诗。全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

  “月暗送湖风”,诗一开头,即点明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湖滨。月暗,不是没有月光,而是月色暗淡;湖风用“送”,带有舒展、爱抚的感情色彩,切合小伙子此时的感受。因为他很兴奋、很欢快,湖风吹到他的身上就显得特别轻柔,好像大自然特意为他送来的一般。这一句五字,勾出了一幅月色朦胧、湖风轻拂的艺术画面,造成了一种优美而颇具神秘色彩的环境气氛。

  在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水乡湖滨,一位年轻人,踏着月色,沐着凉风,急忙忙、兴冲冲地走着。但是夜色暗淡,道路难辨,走着走着,突然路被隔断了。“相寻路不通”,侧面点出了菱湖之滨的特点:荷塘满布,沟渠纵横,到处有水网相隔。这个小伙子事先并未约会,只因情思驱使,突然想会见自己的恋人。一个“寻”字,传出了其中消息,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正在焦急踌躇之际,优美动听的菱歌吸引了小伙子的注意,他侧耳谛听,仔细辨别是谁的歌声。彻,本为不尽之意,这里用来形容菱歌的时断时续,经久不息,同时也描摹出歌声的清脆、响亮。姑娘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憧憬,读者能从这歌声中想象出那采菱姑娘天真活泼、娇憨可爱的神情。

  听着听着,小伙子又眉开眼笑了,知道自己的意中人,就在那不远的荷塘中。“知”字十分传神,不仅表现了小伙子心情由焦急到喜悦的变化,而且点明小伙子对姑娘了解得非常透,甚至连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非常熟悉。读者正可从其知之深推测其爱之切。

  全诗在结构上符合起承转合的特点。首句以“月暗送湖风”起兴,开门见山,交代了事情的大致时间和起因。次句“承”,承接首句,陷入“相寻”却“路不通”的窘境。三句“转”,菱歌不停辍,反复吟唱,进而打破“相寻路不通”的僵局。末句“合”,合拢全诗,发现那人在荷塘边,豁然开朗。

  短短的一首抒情诗,能写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活动,并有起伏、有波澜,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若非巧思妙笔,匠心独运,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创作背景

  崔国辅是吴郡人,对南京长干里一带比较熟悉,因创作《小长干曲》以表现江南青年男女的爱情。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余。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日日寻梅未肯春,几番和月倚吟身。
一枝斜入丛篁裹,人不见渠渠见人。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

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

黄叶纷飞沟水头,白云萧瑟自高秋。馀年且问鸡豚社,故国空馀稻蟹愁。

匣里兵符凭语雀,镜中衰发乱群鸥。荒陂谁恼眠鹅鸭?午夜喧声似蔡州。

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二十年来忆旧欢,相逢斗酒醉长安。尊前华发流光易,陌上骊歌别路难。

江月遥分鳷鹊观,宫云不散鵔鸃冠。到来绵蕞开王会,剑佩声中拥汉官。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

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

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即馆奉母容,洒泪松柏枝。至今空涧阿,幽鸟鸣声悲。

故老更为语,母训犹父师。子亡孙已贵,孙复昌书诗。

紫衣腰黄金,入侍白玉墀。间岁万里至,展省甚光仪。

流水莫自急,浮云有余思。谁能和此曲?为继棘荆辞。

瑟缩从渠体尚生,不妨攲拥度天明。书生活计能消底,太息牛衣王仲卿。

轩居好在松筠里,门外清溪绕屋庐。文物曾陪诸老后,故家似是百年馀。

客来与酌茯苓酒,月出共看科斗书。若见渔郎烦借问,桃花清思近何如?

兹辰天气佳,驾言写我忧。衣冠盛良会,祓禊俯长流。

川容澹疏雨,树色翳崇丘。清风接千载,复此逍遥游。

殿头昨夜报春残,尽放宫人赏牡丹。独有沈香亭北畔,一枝偏许八姨看。

凉风振高梧,繁露集幽菊。揽衣起徘徊,残月照我屋。

层襟郁孤清,日日尘眯目。银河在天上,手短不可掬。

长风吹河水倒流,对此如何销客愁。半日才行三十里,几弯还见一孤舟。

商船屡过询名姓,驿吏频来问去留。计日算程关路远,菊花时节到林丘。

杨柳澹春阴,池塘过疏雨。所思人不来,怅怅徒延伫。

洞庭看落花,花落已如许。好鸟自嘤鸣,不解离情苦。

池莲憔悴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为客一何久,归来草树荒。诛茅开小径,刈棘补颓墙。

几袅炉烟细,园饶井臼凉。却怜十载事,强半滞他方。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

狂言失忌讳,意念则深长。荛采檄有司,白简上朝堂。

敉宁纪功德,山水并苍泱。

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
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寂寞湖天晚,苍茫暗夕晖。孤村烟外失,一鸟雨中归。

秋老花独发,江寒蟹渐肥。平生游兴足,心与片帆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