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何处春风面,画图中、云鬟◆鬌,羽衣轻软。只有游魂招不得,难写寸心幽怨。
丝不尽、春蚕在茧。离合神光空有梦,梦高唐路杳情无限。
阳台女,更谁见。
珊珊月下来何晚。是耶非、如闻怨曲,凤箫象管。公子凭虚卿薄命,对影徒增浩叹。
好事者、新词题满。倩倩真真呼不应,惹相思海上三山远。
人间事,本如幻。
久闻使君归,扁舟欲自载。竟负九日约,吾意良有待。
今朝得得来,适与佳辰会。名园盛众卉,摇落不少爱。
为语玉林神,无乃风景杀。春葩发霜枝,一夜作奇怪。
此花红湿处,无如锦城最。衔来定鸿鹄,万里从雪外。
高情相暖热,置酒出花背。固知是乡人,岂不在我辈。
西庄见西产,一笑心领解。主人独妙年,有花正宜戴。
胡为亦见分,无乃嘲老大。谁令开非时,故遣白发对。
君勿轻白发,发白老更耐。洛阳刘伯寿,耆英典型在。
醉帽仍插花,岂是儿女态。还以寿主人,风流更耆艾。
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所忧邪说势未止,岁月蹉跎不堪待。
安知冥冥留公等,仅博狂歌资一快。清谈如坐不夜庵,短卷摩挲黯相对。
曾闻瑶水上,千岁一开花。常有双青鸟,何非阿母家。
层崖摩苍穹,四月号阴风。大河三门险,神禹万世功。
他山亦崔嵬,砥柱独尊雄。雷霆日斗击,悍暴愁天公。
刘侯智有馀,始令舟楫通。仍馀石上穴,飞栈曾连空。
遥瞻白玉枝,挺植丹灶中。仙公去不返,此事真冥蒙。
夫人与鼓崖,怪幻尤难穷。独喜兵火馀,岿然出新宫。
当时疏凿意,四海要会同。谁知千岁后,筑垒防啸凶。
诗成一大笑,浩浩洪波东。
入律蕤宾动琯灰,例以夏至后渡海。楼船帆正郁崔嵬。
金章玉节海边出,鼍鼓龙旗山外开。南国屏藩亲祖送,东方陪隶仰昭回。
书生并有乘风愿,似此王程得几来。
宅中为君。声之始。气和而应。律生子。四宫既作。阴阳理。
传得西林夜半衣,解将铁笛逆风吹。重重话堕全担荷,青出于蓝只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