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皋擢第归江东(一作送表丈杨皞)

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拜手终凄怆,恭承中外亲。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三年何处泪汍澜,白帝城边晓角残。非是无心恋巫峡,
自缘□臂到长安。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
大抵莫教闻雨后,此时肠断不应难。
香不求知色正青,青于九畹见飘零。
山中若有离骚伴,痛饮吾知胜独醒。
澄江晓碧,君山秋静,人与江山俱秀。最声吹下紫泥封,看宣献、风流依旧。□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後。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
工夫靠里方为学,时习奚分幼壮年。
何幸席閒提掇紧,最明新处是陈篇。

走遍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已办鬓霜供岁籥,仍拚髀肉了征鞍。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空岩静发钟磬响,古木倒挂藤萝昏。
莫道苍崖锁灵骨,时应持鉢到诸村。

椿阴惨澹荆花拆,莫叹阳和雨露偏。行道由来自家始,人生有志在芳年。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

布谷啼稍歇,修篁满西轩。匡林足薰风,对此昼掩门。

丹经倦披翻,浊酒犹在尊。一饮醒渴肺,再斟咏玄言。

卢敖我思之,弘景道岂繁。古士邈云汉,良怀想瑶琨。

朝阳倏西曛,念彼岁月奔。颜貌不可恃,青青去玄根。

采真固难名,求道或有源。三径若可赋,吾将老丘樊。

池中有天荷,亭亭照秋绿。薄言折其茎,丝断不可续。

欲知别情苦,甚于莲子心。弃置勿复念,裴回以沈吟。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宝剑饰龙渊,长虹画彩旃。山虚和铙管,水净写娄船。

连鸡随火度,燧象带烽然。洞庭晚风急,潇湘夜月圆。

荀令多文藻,临戎赋雅篇。

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

云梯万丈手可攀,居然梦落清虚府。庭中捣药玉兔愁,树下乘鸾素娥舞。

琼楼玉殿千娉婷,中有瘿仙淡眉宇。问我西湖旧风月,何似东华软尘土。

寒光倒落影娥池,的皪明珠承翠羽。但见山河影动摇,独有清辉照今古。

觉来作诗思茫然,金粟霏霏下如雨。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落叶满秋山,征人久不还。一声何处雁,应向玉门关。

极目层城古战场,忠魂飘荡恨茫茫。军中空道临裴度,都下无由仗李纲。

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吾来暗洒三升泪,仿佛灵旗下大荒。

北风江上来,寒月照野屋。荐士有昌黎,爱僧如郑谷。

拟上北阙书,还对南山菊。花不受人怜,诗成招我读。

临别重论文,夜游期炳烛。于意究云何,幽情畅未足。

傥逢笑口开,无碍吟髭秃。行行重行行,为君歌一曲。

风起即千里,风回翻问津。沈思宦游者,何啻使风人。
避寒来热稻梁肥,水远山长结伴稀。
已是江湖远行客,双双犹是同南飞。

当年四十。走马长安冲雨雪。又五年来。寥落柴门酒一杯。

从今以后。樵斧渔罾都制就。三两村翁。快活青山绿水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