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皋擢第归江东(一作送表丈杨皞)

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拜手终凄怆,恭承中外亲。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交交谷鸟哀,郁郁涧松折。
山民无还期,春物失怡悦。
平生感斯人,难以常理说。
共智己则愚,忽巧众亦拙。
芳名信可垂,在世何寂灭。
含恓为卜兆,窀穸利兹月。
行当宿草生,当使我泪歇。
未知百年后,谁复耕此穴。
寄言苦吟者,勿弃摄生诀。
沪江鲛夜泣,柳庙鹤秋飞。
零露伤兰颖,凄风撼王徽。
焄蒿恍兮惚,精爽是邪非。
岂必存亡问,吾知全以归。

潇潇风雨入江多,白石青蒲倚棹过。长忆幽芳不能采,美人今去意如何。

益昌春晚百花开,骨肉今朝对酒杯。
共说相思悲复喜,就中怜汝不同来。

翠叶迎晚烟,黄花过秋雨。我思柴桑人,西风但延伫。

裙带锦鸳鸯,佩带丁香结。和露倚桃花,媚眼流春缬。

心影水萦洄,梦影山重叠。絮语泛风丝,一剪鹦哥舌。

他日蓬蒿地,吾庐瓦数沟。井泉甘胜乳,庭竹冷先秋。

村落时情淡,田畴岁计优。荆扉轮日掩,最喜近松楸。

山抹微云锁凤腰,御沟流水海鲜桥。
西番杖锡居中阙,南渡衣冠尽北朝。
九庙山陵孤塔雨,千年城郭半江潮。
向南古木何人墓,岳将忠魂黯未消。

水竹风清一梦苏,涛生月破紫瓯须。满堂爱客谈书画,且展宣王扇暍图。

为看鳌山跨锦鞯,飞埃红雾杂连钱。邻虚冉冉随衔勒,野马纷纷逐管弦。

弱质半依韩国树,微躯愿执祖生鞭。时人要识元规否,去住和光却黯然。

汝侍先皇游帝京,今年七十道将成。赤霄鸾凤朝南极,白日蛟龙下太清。

丹洞红泉流玉酒,石坛瑶草变金茎。何因赠我飞仙药,便可相携海上行。

翰苑暂归卢太史,铨曹巳失郑郎中。名高金殿龙头选,梦忆苍山马鬣封。

万窟藏云造化宽,仙源路在小江干。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

小小船斋阚碧流,水仙招我下湖游。箫声袅袅歌声合,桂子香中十里秋。

扁舟南去意茫然,襆被追随便欲前。
亲故道途相与语,但言高义薄云天。

儋万夷人不著衣,缬花藜布满身围。轻舟似叶争飘海,载得槟榔换米归。

荒难催客梦,侵晓踏征尘。岭路余千折,山车祇一输。

帽檐低碍树,潭影倒句人。莫向东山去,山灵笑此身。

绿染春波,袖罗金缕双鸂鶒。小桃匀碧。香衬蝉鸂湿。
舞带歌钿,闲傍秋千立。情何极。燕莺尘迹。芳草斜阳笛。

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

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

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小郡海西偏。
地湿愁飞鵩,天炎畏跕鸢。去留俱失意,把臂共潸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