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丰台太乙阁

海滨楼阁上清居,碧瓦金茎落照余。幔卷灵风金玉座,鼓喧春社驻云车。

明禋待举甘泉祀,宵火曾窥子政书。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猜你喜欢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赭黄伞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香。一片韶音归复道,重瞳左右列英皇。

古木卧山腰,危根老盘石。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不如岩下桂,开花独留客。

江山到处堪图画,风月无边自古今。但要清明如外境,便分动静即吾心。

坡仙取用原无尽,康节登临岂浪吟。天理流行须体识,莫将嘲弄费光阴。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正仗临轩万国来,汉仪周礼尽堪咍。
光浮云盖青龙转,香透椒花白兽开。
庆赐应时均亿兆,卜年从此数京垓。
群臣共感文明运,况是天言诫懋哉。

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雄佛光寒射早秋,南征曾共伏波谋。万营貔虎胸中算,八阵龙蛇掌上筹。

谁识淮阴堪拜将,独知定远合封侯。汉家武略多名帅,功在云台百世留。

昔随元宰贺正元,卤簿分陈舜乐悬。万炬列星仙仗外,千官鸣佩玉阶前。

履端同庆承天语,山寿齐呼祝圣年。潦倒今无朝省梦,絪缊空忆御炉烟。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
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
十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
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从多兄弟,
勋业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师学圣贤,
庙堂再拜传忠义。羲献帖,李杜诗,
遗踪虽在不必追。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瞻天咫尺,称名合在水中央。古今多少沧桑劫,留得残云照夕阳。

古稠大山趋古原,古寺突兀倚山根。小溪前流未及渡,白塔岌起高蹲蹲。

傅公故宅奉香火,厦屋万间周四垣。梁朝到今数百载,兜率说法天中尊。

世曾出世役妻子,家或渔扈随犁犍。道冠儒履忽一变,胡膜梵呗争骏奔。

萧衍老公坐玉殿,舍身建刹开祇园。花幡乱飞欲满席,拍板歌唱闻槌门。

云光灵异竟何有,仉䏿怪神宁复言。藕丝袈裟上所赐,奇锦照耀扶桑暾。

龙宫四万八千卷,宝藏一转百鬼掀。贝多遗文白氎像,经律论疏洪其源。

黄罗绣褥裹顶骨,舍利五色摩尼燉。一牛眠云已化石,双鹤覆雨仍轩鶱。

劫风吹地日渐坏,楼阁树林无半存。青梼并耸碧宇上,落叶散到人家村。

浮屠仁祠始自汉,文罽华盖何翻翻。梁时佞佛特太甚,宗祀断血徒饔飧。

父兄子弟且学佛,绝灭恩爱生雠冤。台城矗天或死守,虏骑乘衅真游魂。

幸灾乐祸却圜视,入室操戈恣齧吞。蜡鹅厌埋冢难远,乌幔囚辱兵氛昏。

人夭小果岂不有,宇宙缺■畴能藩。一朝佛出救不得,沧海搅作黄河浑。

傅公家居自天属,时复耕耨不惮烦。朝廷聪明愿不及,塔庙涌出如云屯。

长干空迎佛爪发,满国欲饱民膏腱。群僧无功并仰食,我佛独不忧黎元。

惜哉后王永不寤,前后丧乱同一辕。后民皈向复未已,拱手礼跪骈肩跟。

咒口波澜岂祝蟒,禅心寂默犹拘猿。终然百欺几一遇,世俗琐琐吾何论。

旷野多遗骨,前朝数用兵。烽连都护府,栅绕可敦城。

健鹘云间落,妖狐塞下鸣。却因班定远,牵动故乡情。

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
长怀邴曼容,远慕蘧伯玉。
养志则安能,寡地变所欲。
邈哉误儒冠,坐使衣食促。
籯书不论金,终身未易读。
洒扫惭老僧,日食才一粥。
维卫芳腾蔓愈滋,花花叶叶转芬披。
鄮峰酷烈较些子,昙萼翻成铁蒺藜。
堂前露柱久怀胎,长下婴儿颇俊哉。
未解语言先作赋,一操直取状元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