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兆下第还蜀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闭门不语信深沉,岂可讥时作酒箴。料得门前无好事,解嘲聊复寄初心。

归来好,从此五更无起早。虽然?亩瓣香心,天子万年多寿考。

两吕虎负嵎,将相徒手搏。诱虎弃深窟,缚之若狐貉。

飞诫闭殿门,驰节斩长乐。成败呼噏间,日出欃枪落。

稀疏寒玉小楼东,骨冷魂清五夜风。惟有翠禽怜寂寞,一双相倚月明中。

元宵真是可怜宵,独对孤灯坐寂寥。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最忆东家《水调》声,花前檀板杂流莺。
此时我醉君犹醒,舞到梧桐白露生。

到处迷阳不记年,村中历本逐时编。寒乌满野成禾后,社燕辞人落木前。

戒酒刘伶终酒性,遣言摩诘亦言诠。青天自是无逃处,何事灵均更问天。

马疲思解缰,鱼涸思得水。鸟倦思栖枝,蜂饥思觅蕊。

物性如斯夫,人情可知矣。跛者不忘趋,盲者不忘视。

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拯救本无术,悱恻犹难已。

何乃民瘠肥,无关心戚喜。手足常沾涂,朝夕负耒耜。

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明察若无遗,闾阎得所恃。

琴堂鉴悬冰,花城霞散绮。穷檐愿易偿,伫听歌乐只。

榆关书不至,雪又满平芜。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

绿尝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塞上风沙恶,征衣到也无。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茅屋濒溪只数椽,护篱黄犬枕莎眠。
柴扉不掩松梢月,恐有山阴访雪船。

君不见盆中丝,须臾改变朱与绿。男儿重交谊,何为中路多反覆。

忆昔感君相与深,白日青天矢寸心。一言忤意成蒂芥,金石之好为消沈。

四座且勿叹,听我抚节歌路难。空传管鲍旧时事,古人节槩今人看。

落落园中松柏树,几曾霜雪一摧残。

吴江几日落丹枫,萧瑟黄云压碧空。万里寒光凝玉露,一天雪色入秋风。

孟家南陌留驴迹,陶令东篱护菊丛。遥忆故人吟白雪,奚奴应待寄诗筒。

从来题目值千金,无事羞多始见心。乍向客前犹掩敛,不知已觉钿窝深。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事幽寻,遗世俗,绝纷?。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羽衣仙袂去飘飘,池上幽轩对泬寥。何日功成飞舄上,浮邱天路笑相邀。

好风特地送帆开,刺破芦花雪几堆。
浪裹烟波渔唱歇,岸头更点雁声催。
船空载取月同云,蓬破偷将天入来。
拂早起看鸥睡醒,笑侬抹过子陵台。

商飙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对斯人。

在漫天是小漫天,小漫天是大漫天。
只因大小漫天后,遂使生灵入四川。

百尺楼前花欲飞,天涯游子竟谁依。春风西北无消息,海色东南有是非。

白璧此时还按剑,黄河落日易沾衣。共言骏骨千金尽,不信骅骝志独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