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溯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异乡人 一作: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干将未发埋酆城,光气上腾干列星。张雷博识各有得,神物终合归延平。

没人下视博可取,天矫已作虬龙形。至今千载有肸蚃,往往出入驱雷霆。

我来弭棹双溪上,正昼云雾忽晦暝。金蛇掣电起潭底,霹雳荐作声轰轰。

土人谓是剑归候,连日风雨资芽萌。嗟嗟尔剑诚有灵,胡博奋飞辅助讨博庭。

群凶塞路盗贼横,夷狄外侮方骄狞。佩之其人得所托,蠹国害民奸腰佞领逦迤皆削平。

何为终日但长啸,时出光怪惊动无知氓。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双阙生闉夜不关,金车宝马晓应还。
亭亭明月临瑶席,灼灼华灯照玉颜。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兰烬黦湘屏,蛛网帘钉。林莺捎落护花铃。撒尽榆钱飘尽絮,春也零星。

月又上窗棂,风又泠泠。坠欢如梦不曾醒。只有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

主用西师,岷梁弗宾。匪曰负固,实交晋人。

予训予誓,合我将臣。正厥有罪,无庸伤民。

矫矫虎士,载摧其壁。于嗟孟侯,亦果其策。迎师而降,靡抗锋镝。

岂独身谋,完是宗国。

蜀都既平,将臣失律。此众悍骄,彼民危慄。当涂叫呶,合万为一。

匪怀则威,帝心是恤。

帝曰将臣,予嘉乃庸。废命毒民,尔弗有终。邦典用疑,惟罪惟功。

靡殛而削,协于厥中。

帝曰孟侯,受封于楚。淑旂雕戈,备物异数。俾尔族姻,及乃文武。

服在王庭,靡不有序。

蜀民呼歌,天子威灵。保我者封,暴我者刑。匪功是私,匪弱是陵。

天子惠民,畴敢不承。

十里笙箫沸市楼,已占风物两优游。人从月窟开青嶂,灯挟星河映碧流。

曲席深杯月径醉,长廊古寺溢清愁。暗中我亦知公在,彊对兰膏为举眸。

为爱东篱九日黄,孤标正色占秋光。
如何却被胭脂污,也学人间时世妆。

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

天下老和尚,错入轮回路。

窥窗凉月夜沉沉,兀坐胡床为听琴。曲奏「水仙」闻逸响,人来岛佛赏清音。

潘江、陆海誇君赋,白石清松契我心。不是阳春投雅什,谁知绿绮用功深。

几岁含贞节,青青紫禁中。日华留偃盖,雉尾转春风。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千条攒翠色,百尺澹晴空。
影密金茎近,花明凤沼通。安知幽涧侧,独与散樗丛。

春逐啼莺去不留,一川风雨满山秋。笙歌不到愁人耳,若听笙歌更泪流。

脱却春衫换酒来,深杯劝客壮怀开。生前万事不如醉,落日乌啼金粟堆。

数丛黄菊遍亭皋,不见南山首重搔。日暮忽来真观坐,却从画里寄登高。

梦里仙居接两涯,海门山好向谁赊。
丹霞掩映千年树,碧涧萦回十里花。
云外听人吹楚竹,洞中留客饮胡麻。
醒来忽捧尧天诏,忆在台南第几家。

晓院沈沈春昼长,曲栏风暖锦屏香。碧纱窗前罢梳洗,金莲缓蹴双鸳鸯。

小娃展图供玩毕,对语雕床情自适。灵鹊枝头报喜声,摽梅正是花生实。

谁为箴规祇自思,藐躬得失寸心知。闲参叔简呻吟语,细绎香山讽谕诗。

指视严于初觉梦,弥缝愧在未能时。木兰堂畔花开落,顾影愁添两鬓丝。

龙数肖九,汝有九文。
盖从东皇,驾五色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