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
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丛兰绝低小,隐约幽岩姿。崇冈有高松,下影回薄之。

小大固异质,托交乃其宜。君本老成人,我生良已迟。

情亲若兄弟,年数两相遗。相逢即倾盖,久已不复疑。

我歌贫交行,试问和者谁。

铜壶水竭荔无阴,镜塔荒凉古藓深。妙法莲华随劫尽,萧萧落叶写经心。

簿书日在手,佳思挽不留。
而能痛拨置,时来访清幽。
古木占城阴,一曲萦寒流。
落影插清泚,绿荫亦已稠。
结亭坐蟠石,傲兀忘拘囚。
雄谈功名外,俊气横九州。
事故未应尔,长恐坐阻修。
造物小儿相,妒我得暂休。
河鱼竟中溃,午枕犹扶头。
双凫飞舄声,历历过墙陬。
此兴岂复浅,何当起从游。
试令开丈室,子能问疾不。

屈子颂匪今,轼也志空寓。千载伊谁子,后皇锡嘉树。

曾剡剌崇檐,青黄揉广阼。永与兹亭留,不迁乃其素。

抄书防纵逸,界墨作遮兰。
妙用谁能识,心端笔自端。

路近蛮村落照红,纷纷番妇迓青骢。绿衣黄里裙衫艳,头上鸡翎飏晚风。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轻舟摇桂楫,细雨过兰溪。远寺山支阁,层田水叠梯。

林稀松鼠见,烟暗竹鸡啼。难倩河阳画,吟诗落日低。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吹箫人去燕归来。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酒阑一枕惊雷。明朝飞梦隔天涯。肠断流莺声碎。

千章嘉树蓟门东,树色苍茫接远空。几抺淡烟春杳蔼,一林佳气晓蓊葱。

楼台隐映青山外,车马依稀紫陌中。啼鸟飞来如有意,绿阴深处语东风。

新晴秋色翠微间,半榻当窗独坐閒。云去懒残应别地,峰来孤绝此何山。

相逢无处无尊酒。尊前未必皆朋旧。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厌于奔赴乐闲居,湖海交游仕阔疎。
燕去又为千里客,雁来谁寄一行书。
青山对面如相识,白发无情亦懒梳。
屋外有园三数亩,春风尽可学耕锄。

霜景晴来却胜春,光摇金盏有精神。

坐看红树金知远,羞见黄花无数新。尊酒未空欢未尽,烟霞成伴草成茵。

归来童稚争相笑,今日登高醉几人。

满天霜气扑帘旌,秋逼人来夜更清。几点残星横汉澹,数竿疏竹拂窗经。

空庭落叶因风走,老树栖鸦见月惊。何处砧声敲转急,梦阑听去倍分明。

大头圆结菢,脑搭浅无多。
丝路根根透,光明亮不摩。
绿章封事缄初启,青凤求凰尾乍开。

吾邑人文,实自先生,再起词场。当永嘉之末,犹闻正始,杜陵而下,不愧襄阳。

伯仲相师,朋交迭倡,日坐先公旧草堂。閒高咏,与卧游宗丈,探讨微茫。

不知底事心伤。长北望、神州意激昂。纵杯中酒热,焉能遣恨,风前泪落,只使沾裳。

土室卑栖,牛车稳卧,多少遣民此遁荒。今安在,总云飞星散,人去琴亡。

栩栩寻芳遍绿郊,几丛梅影翅轻捎。红牙有谱依花按,白板无腔信羽敲。

打破冷香风入拍,翻残腻粉月当梢。檀心一点枝间逗,争得莺梭燕剪抛。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从政青徐间。
神州二月新雨霁,我来万里观名山。
名山岱泰连云上,邹峄徂徕郁相望。
晨霞仿佛见丹崖,旭日瞳矇射青嶂。
羽服逍遥山际行,垂萝磐石渐回萦。
乔树千章寒谷秀,阴泉百道晓虹明。
玄都太古瑶坛在,石室丹炉长不改。
中林迢递蹑天门,五色芙蓉耀光彩。
东极群真鸣珮环,招摇玉女开金关。
苍龙飞去溟海阔,黄鹤下唳清风还。
奎璧祥光生缥缈,日观扶桑擘昏晓。
登临今日九州同,顾视宁论万山小。
名岳齐天天不知,斋宫虔洁閟灵祇。
宝鼎椒兰腾馥郁,芝楹华盖仰威蕤。
祠官祝釐朝击鼓,玉童吹笙双凤舞。
鲁祊秦祀变浮云,后土精灵夜相语。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翠华行处入归鸟,樛木尽亚随飞龙。
微茫玉检无人识,绿云阴洞秋声急。
但闻松乔遗素书,我欲因之蜕凡骨。
绝顶玄芝应再生,神游早愿抛尘缨。
笑骑苍猊骖太乙,稽首银台超上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