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草。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昔有二勇者,操刃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
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宛马吟愁,粤鸡啼恨,流虹休问猗兰。丹鼎龙归,一丘空指苍烟。
蒲轮正好贤良聚,奈褰裳、海上仙山。甚蓬莱,误了阿房,重误甘泉。
神君帐里知何语,但返魂香烬,枉赋哀蝉。五柞鹃声,负他桃熟千年。
谁论朱鸟窗中事,剩初明、泪洒通天。最难禁,玉椀凄凉,宛在人间。
绛车晓发万人看,春入燕台雪半乾。圣代人材徵梓杞,宪庭风彩接鹓鸾。
蟾宫露冷三花湿,象简霜飞六月寒。北阙焜煌承帝綍,东林萧瑟闭诗坛。
绣衣劝讲临芹沼,蔀屋怀贤赋考槃。定有奇勋登汗竹,岂无宏策上金銮。
天边紫气涵龙剑,江上青山近马鞍。玉笋班联三殿外,琼林光动五云端。
煌煌嘉瑞钟神秀,皛皛沧溟得木难。朝著人争传姓字,慈闱书喜报平安。
永怀黄阁千金重,自保臣心一寸丹。走也向来成老朽,短蓑烟雨梦渔竿。
点苍苍峰十九点,截破青天透天表。雄踞称尊九州外,眼底犹窥西海小。
空中仙人作玉戏,水官骑龙银色皎。岂无云篆守蛟螭,望绝琼楼架缥缈。
意态谲诡无一同,万幅丹青写奇巧。上有天河向下垂,常见云中腾怒爪。
脚插叶榆数百里,鳞甲如生夸珥抱。点苍之神梦谓我,子来看山何草草。
兹山几阅世变更,独据西南辖蛮獠。汉家中郎漫持檄,破碎滇云窃文藻。
遂令名字露中朝,金马碧鸡来祀祷。蜀中丞相亦多事,要市天威奋天讨。
南人自此不用战,荒彝那复知天宝。鲜于李宓妄用兵,二十万人如电扫。
尚说丰碑纪郑回,岂有残诗寻贾岛。从兹僰道生荆棘,玉斧画疆别城堡。
蒙段居然递自尊,六诏烟霾难记考。往往人来吊踪迹,山自青苍人易老。
只余古雪照天边,冷魄何堪争窈窕。谁从五岳问真形,坐使遐荒狎猿鸟。
我方呓语笑山灵,世事无端分白皂。中原战场百千万,蓬蒿满地迷昏晓。
磈礌人间浇不尽,云梦胸中吞未了。何如醉卧醒酒后,懵腾不用滋纷扰。
论事时相忤,平情反共怜。故人犹有几,须发各皤然。
为客常千里,离家动十年。匆匆垂老别,那禁泪如泉。
秋槐古观夕阳黄,偶遇仙踪问禁方。举世但知君子馆,故应遗却老人堂。
古鉴光分前后身,拟于何处拂埃尘。易观刹海毛端现,难把师心说向人。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