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纪游十首 其六

花香散入空山月,龙气蒸成下界云。最是烟岚稠叠处,天光一线漏斜曛。

孔毓玑,字象九,号秋岩,别号岱云。江阴人。天性孝友。清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登贤书。己丑(康熙四十八年,1709)科举中进士,任浙江衢州府常山县知县。清光绪《常山县志》载其诗文甚多。庚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分校浙闱,诰授文林郎。著有《诗经文稿》、《秋岩文集》。
  猜你喜欢

梅野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蜡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

适越一轻艘,凌兢截鹭涛。曙光金海近,晴雪玉峰高。
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壮心殊未展,登涉漫劳劳。
不但风饕雨更尤,落英满地诉春愁。
诗人分韵留春处,一句韩诗七个阄。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
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万岁山连紫禁西,承恩吉日许攀跻。云霞光动龙蛇刻,遍看苍厓翠琰题。

运阴不肯解,山雾尝霏霏。
积润日已滋,厌浥沾人衣。
展转厌早起,隔窗问晴晖。
幸闻太阳出,身体轻欲飞。

禋祀初成玉册文,秉圭今见圣明君。天门直望郊丘路,凤辇龙旂护五云。

生死轮回何太速。改颜换百人难识。有个风狂常自足。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愁煞诸公欢折哭。恰如堂下三间屋。屋底你咱烦恼黑。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

生来最不耐离愁,缜日娇啼倚画楼。邻舍女儿兢相笑,奴家半月不梳头。

杨君孝行世所闻,孝诚直达通高旻。有司奏授录国子,大哉圣明重孝理。

始知天人一理同,六堂化育如春风。只今引年拂衣去,天子三留留不住。

加之博士表其孝,孝廉足以立世教。系帆白下勤问道,归心如箭行草草。

千圣圣学将无同,请君归问无极翁。

耽奇词赋古,养拙友朋疏。每退金华直,常翻贝叶书。

谭宗时契鸟,洗墨畏惊鱼。更羡东门达,延陵故不如。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归。天地一亭小,功名两鬓稀。

春云鸣社鼓,秋雨暗鱼矶。俯仰全无事,吾心已息机。

秋入空山万窍鸣,山前山后乱潮生。不知天籁非人籁,却认风声似海声。

直干也随羊角旋,高枝唯恐鹤巢倾。毕宏韦偃还听否,惨淡经营画得成。

嘻吁不能忘,夜坐观天狼。
天狼何晔晔,弧矢不可张。
幸逢明盛世,悠悠以徜徉。
还顾我园葵,无乃躏蹂伤。
悲歌送行役,亹亹连篇章。
岂惜千里远,含愁迫中肠。
若人尚弃置,短褐徒遑遑。
黄头趣刺船,努力前途长。

经史吾家学,临池汝擅奇。不缘争道悟,自得画前师。

下笔若斧劈,疾书如电驰。纵横任神理,千古白猿知。

春月升首阳,照见希夷宅。清光满关中,不与大河隔。

三峰吐灵气,缥缈越终夕。仙掌金风寒,凉露下流腋。

谁倾东海水,洗此月上石。竹柏茎稀微,淡墨绘虚白。

丹房发椒光,岩畔大星赤。短松如老翁,散发苍龙脊。

仿佛玉女鬟,香云起盆坼。欲归顾我影,我影布瑶席。

钟声忽飘堕,无人半天碧。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新阳归上苑,嘉树独含妍。散漫添和气,曈曨卷曙烟。
流辉宜圣日,接影贵芳年。自与恩光近,那关煦妪偏。
结根诚得地,表寿愿符天。谁道凌寒质,从兹不暧然。

萧萧竹树暮窗疏,镇日孤吟叹索居。满地落花人去后,一天寒雨雁来初。

冯生有铗家何在,苏子无田愿久虚。薄宦穷愁成底事,一回搔首一踌躇。

直到翠微住,山楼日日阴。桃花天半落,春树雨中深。

两夜分寒榻,三年共此心。与君还几日,携手下高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