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去来何所喜,一雨应澄清。
憔悴有生理,叹嗟成颂声。
酒垆从客醉,村畽问农耕。
深得诹询意,谁能继此行。
雪寒月瘦鬓马丝,缘底天家圣得知。
从此江山尽驱使,小民奉赖遣吟诗。
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县知月色饶。
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
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树香。
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轻暖轻寒时节,东风将柳絮、搓香雪。暗惹翠蛾千结。

绝似细雨红桥,情人乍别。

绿窗花影半摺,待折未曾折。尽草上轻狂、双黄蝶。

乱扑著雨和烟,搅得今岁韶光,不成三月。

真惠凭谁问且真,百年偶醉十窝春。定知老秃明朝顶,模著陈纲太极巾。

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

蓬艾丛深特地藏,游蜂何处觅幽芳。楚人大段无分别,不识离骚传里香。

天下周游身不动。人间照了心无用。闲把虚空频*弄。行云从。八方上下轻放纵。兔角锥儿钻骨痛。龟毛拂子敲山重。扫荡邪魔灵物空。清风送。太平国里乘鸾凤。

转瞬春光三月暮。宿雨微晴,剪剪轻寒度。满径落英莺乱语。

声声似惜春将去。

尚有蔷薇开几许。绿嫩红香,凤子双双舞。帘外花阴初转午。

日长无事敲新句。

枫岸斜连荻苇洲,棹歌声起乱眠鸥。楚天夜静人无寐,万里长江片月流。

白水蘸柴扉,天空一雁飞。葑田潮外没,莎草雨中肥。

壮志销长铗,江星炯少微。棘津人已老,莫负此渔矶。

问舍求田计未成,登临搔首愧平生。联名丹阙浑无望,招隐洪崖久寄声。

短笛长歌樵牧事,浮云流水古今情。相君许借容安住,拟向南阳约孔明。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八百连云栈,经过始益门。水乾溪有路,烟冷树无村。

怪石频惊马,空山独唳猿。可堪林莽下,清昼也黄昏。

信州城南江水流,故人惜别暂维舟。节中偶病不成饮,客里逢欢却是愁。

地迮那容《胡旋》舞,波回更作楚声讴。三年三见戎葵色,多事红花照白头。

马足知人意,骎骎不少留。路回山斗转,沙漫水平流。

雪底青春动,林梢赤气浮。故园花发早,待得到家否。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