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山南山北雨生寒,竹树风烟苍莽间。青壁倚天元未见,白衣送酒故相关。
共追莲社公应许,稳上篮舆我欲还。后日重来拚一月,细扶藜杖觅孱颜。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督以给事臣,若曰伯善行。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此行固天简,公亦喜自当。
握节指八桂,伐鼓官舲扬。惟木弥万山,计材不计章。
昂霄及耸壑,乃适于栋梁。此处瘴疠地,气候日不常。
公病即不治,骨肉悬江东。无人事绥复,其魂怅彷徨。
枯藤束木函,一殡六十霜。嗟嗟榛鹤辈,祖死而后生。
但知彼有殡,不知在何方。坐辄向西南,行亦西南望。
虽剧返葬心,日月何茫茫。无财亦无时,犹盲者无相。
天实使汤公,官广得其详。书报在全州,湘山寺之旁。
如因曼父母,始知墓在防。二子读书毕,哭踊如初丧。
榛行不择日,即日裹糇粮。鹤云兄当住,小弟力颇强。
此榇所不返,不复载见兄。出门当严冬,雨雪满大荒。
九溪多鼍鳄,鼓涛播舟航。五岭饶虎豹,磨牙引饥吭。
鹤行无恐怖,孝至胆气刚。达彼全州境,入寺悲荒凉。
宛然三门侧,有垤记其藏。拜之号三绕,闻者痛肝肠。
发幽升輀车,奉还万里乡。白骨犹载肉,乐归所自生。
蔼蔼桑梓里,郁郁楸梧冈。得从先人兆,如齐返周葬。
况与元配合,孤雌成鸳鸯。剑适合延平,璧不滞咸阳。
剑璧不自能,良藉人所将。呜呼二子者,生死有耿光。
呜呼二子者,古义行于今。呜呼二子者,颓俗亦可兴。
虞山若增高,琴川若增长。
我所思兮桂林幽,南望潇潇湘水流。路远莫致北鸿悠,东望西望思日浮。
侧身沾涕安能已,不可如何今若此。处困而亨惟君子,于石于藜非由尔。
高歌击节岂徒然,酸风苦调先秋传。男儿际遇逢天蹇,刻意孤行耻世怜。
似叶身轻疑一羽,云霄眼外留终古。人生少百漫千忧,五噫空劳续四愁。
窭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
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但求死后波,不沈贱名氏。
杨君负道名,在世宁速毁。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顾以此任钜,托肩及贱子。
恻恻三百言,黯黯墨浮纸。想君力疾书,不复惜枯指。
作书三月半,半月达吾视。亟思报慰君,恐君已没齿。
黄土万仞泉,青天一寸晷。置枕未及眠,谁亡更谁在?
今日东风归,漂摇众情改。我情思缚春,因君顿弛解。
倘君身竟生,转奥夺明采。应有含笑魂,来破梦中涕。
?鸟驰空濛,未来往先待。惟斯千载名,昭昭翊真宰。
我名愁失传,胡由与君恃?我纵不传君,名岂逐身止?
反覆君书言,令我志摧靡。耳摄东流江,奔腾入沧海。
沧海流无垠,名存亦稊米。君何不达观,而不究其涘。
长饿累妻孥,独介忤乡里。生无术禦穷,而仅恋乎是。
悲哉君百穷,不穷或赖此。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大笑苍蝇蚓窍闻,城南石鼎调翻新。欲言不敢思公子,私泣何嫌近妇人。
醉语灞陵呵夜猎,啸声山鬼唱秋坟。绮词填满离骚怨,只为婵媛苦忆君。
呼猿涧西藏石笋,丹桂苍松达鹫岭。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同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庵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猷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