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情景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
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注释
生查(zhā)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
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
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酒面:因喝酒而泛红的脸庞。

赏析

  这是一首闺词。全词以女主人的口气道出,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这首词由八句组成,其中有六句使用了比喻。首句“郎如陌上尘”,次句“妾似堤边絮”,并非各以一物为喻,而是互文见意,言妾亦如陌上尘,郎亦如堤边絮。尘与絮悠扬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的“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体现出来,喻义明确,词篇的表现力因此加强,引人入胜。

  在上阕中,一、二句各自设比,三、四句补叙所比的内容,作为比喻,四句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从措意的过程分析,其间的条理十分清晰。此外,最后两句向对方提出“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的疑问,这又同上半阕的别时情绪遥相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一方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郎的无限忠贞,另一方面又对男方的爱情表示了担心和疑虑。这种“救首救尾”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篇结构更加谨严,而且揭示主题方面,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阕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也是用比喻,不过是暗喻而已。此句“泪”、“雨”并见,以连绵的秋雨喻不断洒落的泪珠,取喻显明,亦足动人。至于“酒面扑春风”,字面本于杜甫《咏怀古迹》诗“画图省识春风面”,而谓女子酒后,脸上绯红,有似春风扑人。像“酒面扑春风”这类比喻,本来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就不甚显著,作者不仅不把相似点说出,反而用叙述式的句子,似乎只在实写两种相关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想真正理解词人的真实意图,就非得下一番推敲的功夫不可。这种比喻,修辞学上称为“曲喻”,古人称之为“不似之似”或“象外句”。“酒面春风”似乎是即写酒又写风,其实是借春风比酒后脸的情态。

  在结构安排上,该词表现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词篇写别时情景,自然以描写告别场面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两句为中心,上半阕为别时的感慨,末二句设想别后的情事,篇幅虽不长,却容下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从词意上看,写的是萍冰相逢式的短暂的爱情生活,词中的主人公为女性,大概是歌妓一类。这首词题为“情景”,很可能是作者亲眼见景见情,触动了灵感,于是创作了这一首词,以求真实反映宋代的社会现象,表现对歌妓深深的同情。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猜你喜欢
杉桂交阴一里馀,逢人浑似洞天居。千株橘树唯沽酒,
十顷莲塘不买鱼。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
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忆昔丁年力战文,旁吞强敌若无人。
乡书果在诸生上,二子今谁蹑后尘。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欲截珊瑚作钓槎,旋随鸥鸟狎云沙。美人不隔他乡月,迁客何妨著处家。

东堂四月萧萧雨。熟尽黄梅金满树。长安今夕酒阑时,故国他年梦回处。

骨肉一家相对语。试把前修屈指数。事业还须努力成,光阴莫遣虚抛去。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意外君能来,来适与我遭。炯炯秋虹姿,天云轩之高。

我意颇自雄,为君嗒焉挠。应使大地春,黯色惭蓬蒿。

抑我壮犹废,畏厕后生豪。芜陋膺滥名,讵能君识逃?

矧得应与刘,左右森联镳。一席罗众奇,谁复分鹬鷮?

不知何善缘,投漆尽如胶。使我宛转肠,辘轳等所劳。

急敞庭东楹,拂拭檐蟏蛸。濯露江城岚,合束孤篁梢。

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照以苔光澄,绮谢花云包。

轧轧清语声,冰茧空机缫。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

真性挟与流,未容禁酕醄。我箧长物无,尚有鸊鹈刀。

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难韬。委蒙君等爱,幸弗讥狂骚。

天壤万路宽,势独穷吾曹。中原气清旷,坐看诸君翱。

弗忘秃羽鹙,伏病荆榛巢。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

千秋绵寸心,古哲通兰虈。而况咫尺踪,不隔山川遥。

撤樽风雨来,入夜闻颾颾。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人之古貌,心未必醇。心醇貌古,或非通人。我视赵公,其貌甚古。

心德俱醇,通达明悟。我曹山野,岂足尽知。但据所见,以类可推。

大河之说,何其通达。精简平允,明辨昭皙。盖其心得,身至自阅。

坐而可言,起而可设。又云九河,勿守故迹。但求禹意,然后为得。

此说尤奇,汉儒不及。我自黑头,尽心河渠。逢人辄问,三十年馀。

得公此说,庶几成书。既讲大河,遂及赈饥。如此方略,所系甚大。

乡官胥徒,实为巨害。使领虽贤,吏不可乏。必得官吏,斯为善法。

可为利泽,可制奸猾。如其备预,莫若义仓。勿取军民,勿法隋唐。

裒多益寡,斯谋乃臧。损上益下,民悦无疆。可自王公,下至选人。

每月之俸,百取一分。凡千钱者,其出钱十。斛取一升,缣取一疋。

各从本所,贮其本色。主者不劳,但视其籍。不移一符,不烦一力。

月知所增,岁知所积。出者不劳,如无所出。其所损者,毫毛涓滴。

一仓之内,诸所畜聚,尽是官俸。凡皆为民,不得移用。

即移用者,法不可纵。不以去官,不以赦原。设法如此,其谁敢干。

古人所贵,讲辨之学。应而弗精,询谋诹度。惟是陋生,不足待问。

问而不应,应而不精。君子不为,非人之情。惟是弗精,面目腼然。

在乎复教,庶无后愆。

铅华洗尽倍堪怜,秋水盈盈一抹烟。子本有心生太苦,丝虽无力恨常绵。

汉皋解佩方前夕,华井传觞又隔年。莫谓秋光零落甚,自全清洁画栏边。

一剑新从死地来,梦魂长绕故山隈。清辉万里秋光老,寒影几枝春信回。

但觉亲恩天广大,岂知世事日尘埃。片时枕上团圞乐,无奈城头画角催。

鸡犬萧条少四邻,孤村风雨自荆榛。愁来爱读平原传,浊世翩翩一伟人。

江村频斥堠,避地且藏身。未必离乡井,聊为出世人。

望穷二岛界,梦绕五湖滨。倘遇群真侣,相期共结邻。

汲水堤边杨柳花,东风吹散五侯家。
江南一去繁华远,梦觉青山自煮茶。

清响疏疏滴檐雨,忽忆美人隔江渚。临风送躯不可越,欲往视之梦劳苦。

春灯泛酒登君堂,良辰为欢乐未央。论交一语赠心意,此情相忆云天长。

今我离忧减怀抱,坐对停云怨芳草。横襟太息霜中思,朔风吹人别离道。

门前十丈京华尘,骊驹一系怀苦辛。无可相欢独成笑,悠悠行路依何人。

市井纷纷盛豪者,门第人才尽相下。此曹妄大恃藏金,笑向长安索车马。

奏书射策寻常事,请献春卿何位置。自复高歌望古人,应少素心诵言誓。

平生芬恻托心知,珍重河梁宜有词。寄语从今望明月,关河千里有相思。

养拙林间不出门,晓窥书史夜窥园。敝裘一饮堪冲雪,破屋三间可负暄。

金马玉堂应没分,青泉白石亦前缘。山林颇有清幽趣,菊已含香竹长孙。

深林閟嘉趣,门径惬幽居。
野色通荒阜,津梁动碧虚。
日边山隐隐,烟外竹疏疏。
从倚怡双目,白云知故庐。
达磨西来未足夸,少林捏目强生花。
得皮得髓徒分别,妙在圆明本不差。

罗汉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弥。踏破虚空,不留朕迹。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我爱华閒坐,于兹见天心。旭日照生采,皎月移来阴。

栩栩有舞蝶,喈喈来鸣禽。百感此时息,至乐不待寻。

有酒且须饮,把盏情何深。

乌鹊桥边春日斜,吴王醉上七香车。
西施斗草归来晚,赢得钗头金凤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