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湖光照锦衣,岸花汀草共芬菲。若耶溪上游人乐,举棹狂歌半醉归。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遥望河流一缕微,凭虚俯见乱鸦飞。云流槛外生寒色,霞落樽中驻晚晖。
共赋高秋能不倦,登楼后约恐长违。仲宣老去随萍梗,湖海茫茫几梦归。
金闺月色暗,玉树霜华寒。户外珠帘捲,时时望翠銮。
还闻觞王母,池上宴将阑。甘露和玉屑,恩疏那得餐。
昔为上林花,今为荒原草。草自近来枯,花能几时好。
妾心君未知,君宠妾难期。宁食莲中菂,休牵藕上丝。
不愁娥眉妒,常恐神仙误。君如天上龙,妾如草头露。
长门夜未央,月阙近清光。新怨长相结,旧恩终未忘。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意酣兴尽何淋漓,笔墨萧闲殊自得。
乃知论画当论人,不在从容与促迫。其人读书风流士,下笔自饶烟霞色。
假使胸藏一点尘,终年操笔亦何益?吾尝持此论画师,不意于今乃得之。
石梁挂在秋天上,万仞危峰积一丝。偏袒衲子何为者,却向梁间足倒垂。
山边石溜胸前泻,日畔秋云顶上飞。自怜赤城足未到,何缘此日登其崖。
松风谡谡竦毛发,涧水泠泠清心脾。八郎劝我珍此画,世间奇物原无价。
月下风前试一看,泉声石色几惊诧。我诗汗漫不足存,今时画师谁喜闻。
山间泽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