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忘却人閒事,始识书中字。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閒事。
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
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
盐米及鸡豚,琐屑计微利。市贾及村氓,与之争客气。
以我千金躯,轻入茶酒肆。汗流浃衣裾,拿三而道四。
既为儒者流,非胥亦非隶。高谈问讼狱,开口即赋税。
议论官贪廉,张唇任讥刺。拙者任吾欺,贤者还生忌。
摩肩观戏场,结友礼庙寺。半截织锦袜,几领厚绵絮。
更仆数不穷,总是孽风吹。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
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
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
不饮酸臭浆,閒看傍人醉。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
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
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弦月何皎皎,缑山何巍巍。上有白鹤驾,聊与时人期。
后天凋三光,何必千年归。金阙帝有命,吾非丁令威。
越王名兹山,无复车马迹。绝顶有佳处,轩然大磐石。
灵洞閟其中,神池荡其侧。云气朝夕生,合散一瞬息。
吾闻王子搜,隐遁辞越国。玉舆去不返,丹灶锁荆棘。
二仙出季世,故老犹记识。遗踪落人间,不稽传宝墨。
我睎伯夷清,愿作老聃役。脱身尘?外,救暍获三益。
风流诗句动京华,君性由来善狎邪。只恐坠鞭花价贱,状头文字不堪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