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箑将如解愠何,层冰列鉴谩峨峨。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太史声名重,江楼昔有言。诗清排屈宋,意古挹羲轩。
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台高萦水府,气爽返梅魂。
市远风埃洁,川腴草木繁。沧浪初出日,瓠落可浮樽。
曲岸疏帆影,枯槎隐烧痕。秋容天漠漠,春意雨昏昏。
地易规模在,碑新典则存。溪山重入座,先哲岂虚论。
遥指罗浮坞。却依稀、烟笼雨润,杏林桃渡。闻道江南风讯早,花著窗前几树。
是红豆星星初吐。破冻含娇将蜡送,岁寒心、不改冰霜度。
酬白雪,阳春赋。
板桥驴背寻诗去。忆当年、孤山旧梦,从头记取。茅舍竹篱甘寂寞,不耐人间徵羽。
寄相思、魂销驿路。试问几生修得到,结兰因絮果癯仙侣。
卿怜我,侬怜汝。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