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秋风起遥岸,归思夜来生。今朝竹西水,尽作故乡声。

(1744—1809)安徽歙县人,字殿麟,号澹泉。诸生。嘉庆元年举孝廉。少与姚鼐同为刘大櫆弟子。鼐每为文必以示定。晚年专力经学,锐意深求义理。有《周易集注》、《紫石泉山房诗文集》。
  猜你喜欢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
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
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
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
西寄长安明月楼。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

一霎潇潇雨。忽报春将暮。谢家飞絮沈郎钱,去。去。

去。万点红中,五更风里,春归何处。

画舫桃花渡。宝马游丝路。眼前还是未残春,住。住。

住。明岁今朝,今年明日,此情休负。

霜华昨夜拂秋林,翩落纷纷不自禁。清吹无时来槛底,紫苔相伴住墙阴。

空馀倦鹊求枝宿,更剩残蜩抱朴吟。万物归根真趣在,却缘江月识禅心。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

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不死亦偶然,馀生真可惜。

不然此春光,遂与成永隔。出险心已夷,聊共子游息。

望中指北固,沿溪花的的。言诣山之阴,仰观快奇壁。

伟哉铁柱峰,㟏岈疑斧劈。傍有衲子居,幽洞秘丹碧。

洞中少寒暑,龛灯伴朝夕。嗟余风波民,何由得此适。

幸已脱鱼腹,复尔耽旦宅。稽首礼大悲,终然度苦厄。

不才当退缩,何况国阽危。
犹事毛锥子,欲攀丹桂枝。
人怜无好命,自笑不知时。
且尽一樽酒,高歌殿两眉。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

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

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滔。

时人勿用旁惊睨,质薄材轻等儿戏。乘时容易上云霄,失势终然在平地。

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萧条断线挂虚壁,沟中破纸无人拾。

老树纵横出几条,一枝还又亚墙腰。西湖湖上掀篷看,一夜吹香满六桥。

烟柳风花锦作园。霜芽露叶玉装船。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短帽边。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去更无传。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在眼

吹来一叶报秋知,玉露金风正及时。戴了凉巾披野服,桂花香里看唐诗。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花花叶叶正含芳,丽景朝朝夜夜长。
何事江南春去尽,子规声里驻年光。
明月满庭树,与子步清影。
参横北斗低,共此良夜永。
一从明月缺,子即与我别。
两浆泛西江,摇荡万顷雪。
明月今复圆,子行阿那边。
爱而不可见,望望空凄然。
愿子理归舟,复向长安道。
快来我庭前,趁此明月好。

星疏云敛。正莲漏将残,树影低转。忽逗惺忪,依旧一痕秋浅。

怜染那忍先眠,夜夜照人清减。还知否,眉梢恨多,偏是侬见。

小庭暑退纨扇。便误拜深深,香袅心篆。怎奈一回憔悴,一回长叹。

剩得前度闲愁,挂在宝帘银蒜。罗衣冷,花魂和梦销黯。

南岳僧来共叹吁,风亭月榭已荒芜。
先生去世未十日,留伴高吟鹤亦徂。

步出城南门,道逢采桑女。衣沾草头露,心在机上绪。

阴阴叶正肥,戢戢蚕可数。游丝千尺强,空来天际舞。

文绣被人间,谁知寒女苦。

枯槁形容七十馀,见人无力出禅居。萧然丈室常扃户,一炷清香万虑除。

小结茅茨剩贮春,寻常风月自相亲。游行何必追康节,犹有温公会里人。

山中绀箬元无脊,炉裹金丹日月开。
不是潜藏杜尘世,有人曾见碧蟾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