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结客须结少年场,占士能占男子祥。二十年前赠君语,于今憔悴鬓微霜。
世路惊投璧,君才类握珠。谈经深岁月,垂钓任江湖。
落日千峰紫,长天一剑孤。凌风有羽翼,与尔立相须。
近黄昏、悄无风雨,蛮春安稳归了。悤悤染柳熏桃过,赢得锦笺悽调。休重恼。问百五韶光,酝造愁多少。新颦旧笑。有拆绣池台,迷林莺燕,装缀半残稿。
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沈恨先扫。天涯别有凭阑意,除是杜鹃能道归太早。何不待倚帘,人共东风老。消凝满抱。恁秉烛呼尊,绿成阴矣,谁与玉山倒。
高山森似剑铓立,流水平如罗带舒。人在水光山色里,笑渠潘阆倒骑驴。
元龙豪气高百尺,眼界只嫌平地窄。小楼窗户出林开,面对好山如好客。
好山可望不可招,或若有意来相朝。世间万事迹易扫,惟有山色无时消。
蓬莱之股畴割左,似是天边落星堕。偶然唤作大小金,十二峰头青朵朵。
楼中看山无厌时,阴晴朝暮总相宜。何须他求赋挹翠,倚阑满目无声诗。
几家有楼能看山,有楼无人如我閒。山外看山山更好,反胜俗子居山间。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苦,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病榻闻君来,云将别我去。君行亦非远,我疾苦未愈。
心学岂易言,人事矧多牾。区区方寸地,百忧日盘据。
大声乍一惊,涣汗忽如注。火焚陆浑山,城绝堇父布。
引醉甫成寐,入梦更多怖。寡言守今律,苦吟悔前误。
默然视移阴,艰哉起沈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