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靖看梅图

西泠桥下林家墓,犹有旧时无数花。孤云何处双飞鹤?落日鵁鶄满白沙。

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猜你喜欢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惟岁之元,朝会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陈。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去岁迎春楼上人,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人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窆石立如人,鼻穿腰半折。不看碑头字,那知是禹穴。

栏楯半摧残,古文尽磨灭。山高仰瘦容,松老添孙鬣。

古屋闭狐妖,香台蹲豹迹。

冬夜正长灯影寒,儿书未熟母不欢。母怜儿倦母亦倦,窗风入隙声悽酸。

儿存母亡图长在,图中情事今难再。举图还君更何言,惟有孤儿黯相对。

佳人怨别碧云期,词客高僧亦□□。□得清光粲成绮,江淹能拟惠休诗。

安居先要此心平,察察为怀是小明。蚁垤虽微或碍步,羊肠极曲恐难行。

人宜脱俗嫌违众,事不妨奇要近情。回想春游听鸟语,长堤林外鹧鸪声。

持酒无因洒墓松,禽声花色惨东风。
去年此日身为客,及到乡山又客中。

隔屋狂飙怒击撞,一庭皓彩翳寒釭。星妃夜剪银河水,云气朝横玉女窗。

梁苑赋成谁第一,灞桥人去更无双。到门疑是洛阳令,有客寻诗惊吠厖。

迢遥列郡总维城,彩仗朱笼夹道迎。太守尚宽诛北地,群臣何似幸南京。

山河嵩洛开皇览,雨露荆襄动圣情。莫谓此行劳万乘,即今四海是升平。

飘零绿羽向秋阴,风雨时能惠好音。老去诗篇多错落,闲来佛语费沉吟。

十年庑下高人迹,万里秦山故国心。惆怅云霄空有志,病躯拟共息长林。

惠连书阁对徵川。雨帘纤。一溪烟。梅子黄时,新纤水平滩。

正值故人商秉烛,刚照着,远归船。

小庭已过艳阳天。上疏帘。海榴偏。除却酒垆,只合抱书眠。

冷淡生涯消战日,桐叶底,又二年。

在家犹苦势,客路足应疲。
书剑果何地,江湖非旧时。
久晴苗欲雨,多病药如饴。
忆自分携后,知心更有谁。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微茫云海一珠浮,中有仙家十二楼。红蓼斜连枫叶寺,绿榕低护木兰舟。

采芳客至昌华苑,拾翠人归花渡头。夕梵晨钟鸣底事,一蓑江上独夷犹。

年穷王老夜烧钱,断送难逢下水船。
懵底不知身到岸,随他寒暑谩推迁。

花枝满院朝啼鸟,柳线垂阶晚摆风。霞映夕阳斜拂树,雨添春水细滋松。

红入两颧春意满,翠笼双袖晓寒尖。
虽知别后情难识,也觉愁中醉易添。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