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
红雨愁如海,絮风飘上堤。和成地杏垒,软衬锦鞯蹄。
妙舞惊飞燕,醉归扶竹鸡。谁家采桑女,陌上自相携。
今日苦不乐,驾言适林坰。散策寻远寺,披襟坐虚亭。
云木上窈窕,涧泉泄清泠。千山自岑寂,一目皆葱青。
嗟我得数子,不复叹飘零。扫虑味禅悦,茹蔬谢荤腥。
时为亭上游,散发缓我形。騄骥行振足,倦鸟思归翎。
何当返梁溪,教子名添丁。林泉益自得,华发从星星。
叩门客返端溪棹,携来袖中云气。种玉生烟,跳珠洒润,组织文情幽细。
风回镜里。认荷叶轻圆,暑晴香腻。点笔成霖,出山心事定如此。
竹田新翠欲滴,正茶温酿熟,波动帘子。墨晕浮凉,罗痕绉远,谁画潇湘秋意。
清泉乍洗。现一发遥峰,断霞鱼尾。薄醉吟诗,睡龙应唤起。
荐枕殷勤梦岂真,此生争奈负前因。多才子建浑无赖,漫托川神赋感甄。
相留小住幸奇逢,忽动尘心意转慵。恨煞天台轻一别,再来何处觅仙踪。
重访柴门杳莫开,桃花人面首频回。题诗崔护空惆怅,为底今朝始一来。
青青垂柳旧条长,问讯章台几断肠。怎奈任人攀折去,负心终竟是韩郎。
水嬉张处识婵娟,记取寻春订夙缘。子满阴成来已晚,恼他负约杜樊川。
驿邸留书枉咄嗟,容华咫尺渺天涯。恰怜肝胆深披处,忙到人间古押衙。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