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海榴作花梅雨息,令弟五月来京国。玉堂晚归初见之,豁然令我舒胸臆。
传杯剪烛两迟迟,还因亲爱动欢悲。清姿秀质今在眼,严父慈亲空永思。
又促明朝理归舫,家在西城柳溪上。高楼深馆绝尘纷,努力诗书振馀响。
晓发车殷床,皎皎春愁曙。旧爱痗予心,十载梦中住。
初日上金茎,春殿从容赋。宫粉倏飘零,匐匍天缟素。
连骑萧寺花,剪烛故人寓。城西有故居,交香几丛树。
泪眼竭修河,望将汉月去。粥窗乱村鸡,欲语不得诉。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