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
碧江波叠晓霜肥,换尽生蕉细缕衣。榴火烂时诸彦集,蜡梅香里一骑归。
糟坛博社轻扬入,鹤侣鸥群自在飞。枉渚阳山凭寄语,道人魂梦久相依。
渭川半亩西园竹,远比猗猗在淇澳。和烟带雨初移来,一片鸣珰响清玉。
出林新长万琅玕,阶前日日报平安。箨龙满地碍行径,飕飕风动生清寒。
雅性从来无所好,独爱此君频索笑。呼童汲水煮新茶,坐对吟诗更奇妙。
汝生气味同吾人,德音自是吾嘉宾。虚心直节每相许,岁晚为我添精神。
垂垂拟结千年实,凤鸟飞来还恣食。等閒月下有人过,乞与回仙制长笛。
露华如洗翠作丛,铿金击石声摩空。出门如见此君在,犹愧当年卫武公。
晃朗江天炫日光,玉峰寒立斗高强。自然有类昌黎笔,籍湜谁能走且僵。
鸂鶒滩头狎浪随,君王缣墨惯娱嬉。凄凉晚岁鸳鸯泺,漠雁沙鸿未必知。
记得临岐话别,江亭执手徘徊。折柳折花频记取,莫教春独归来。
谁料而今淹滞,红榴照眼争开。
料得文坛知己,也应费尽幽怀。江上黄鹏堪载酒,双柑谁共追陪。
听著五更风雨,梦魂飞绕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