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我生任飘荡,所向如虚舟。谁能涉险难,入此正急流。
行止两无累,自遂逍遥游。巉路岂不佳,夙意非所留。
迎亲四门馆,登道初麦秋。政喜寝门近,敢言征路悠。
山阳雨连月,平陆不可求。居将杂蛙黾,渚不辨马牛。
淮湖共瀰漫,以为行者忧。今朝好风色,歌笑轻阳侯。
红鳞上圉圉,可以供殽羞。便呼拍浮船,甘味苴两头。
坐待缺月挂,玉斧亦可修。酩酊聊自彊,淹速非人谋。
数程次京国,犹待半蓐收。相从共蒲酒,赖有嵇阮俦。
翩翩翻翻笮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回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涎中。
汗沾两握色如菜,数乘此险私自怪。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
此身老大足悲伤,岁岁天涯忆故乡。安得画船明月夜,满川歌吹入盘阊。
拂曙披云到此关,喜随綦履望名山。芙蓉半出青天外,沆瀣中分白石间。
定有神功半帝力,岂须灵药驻衰颜。攀蔂未觉寻行倦,细和新诗及暮还。
苍山蜿蟺蟠九龙,石泉混混流其中。下灌吴田数千顷,泽物岂止煎茶功。
支分馀润及草木,松杉枯柏青蒙茸。只今无锡天下济,锻冶不复炎烟红。
鼪鼯群啸丛祠空,遗像者谁桑苧翁。波泉酹地荐蘋藻,俯仰千古怀清风。
紫竹掣冰丝,繁声厌靡靡。阿谁瘴乡来,传得蛮人语。
女娲鍊五色,大磈补不牢。至今西天首,天近山常高。
嵯峨苍云表,百鸟不敢巢。仙人十二楼,城阙金岧峣。
下连丹砂井,皓气冲寂寥。似闻笙竽韵,有客醉仙桃。
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手持长年书,邀我同游遨。
我今胡不乐,失志在蓬蒿。思仙不得去,作图谢尘嚣。
终当访王子,跨凤腾九霄。
良辰偕胜侣,振策纡游行。缅兹丘中赏,遂我物外情。
层台一眺望,风物萧以清。石莲花共色,潭镜影孤明。
野赤日气炯,岩翠秋烟生。高岩阻羲驾,古洞閟元灵。
绿叠嶂如摺,风余泉尚声。读书怀韩子,令我仰遗型。
往规感昔泯,余胜与今并。安能释尘鞅,相与乐岩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