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 其四

夷齐千载后,西山淡无姿。贤人千载生,空林老蕨薇。

青青庙前柏,高高堂下碑。空山阅今古,同与天地摧。

倜傥鲁连子,抱义不逢时。片言为解纷,尺素杀军师。

耻秦誓蹈海,辞赵非金为。颓波无回流,砥柱高崔嵬。

芳名在简策,壮士饮风仪。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猜你喜欢
邓州城楼高百尺,楚岫秦云不相隔。
傍城积水晚更明,照见纶巾倚楼客。
李白上天不可呼,阴晴变化还须臾。
独扶栏干咏奇句,满楼风月不枝梧。
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乱云未放晓山出,片月不随寒水流。
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
湘波见说清人骨,恨不移家阿那州。
独在山阿里,朝朝遂性情。晓泉和雨落,秋草上阶生。
因客始沽酒,借书方到城。诗情聊自遣,不是趁声名。
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笑脸流霞殢,歌樱吹雪香。盈盈花下立,多少断人肠。

廉纤小雨破花寒,野雀争巢斗作团。
手卷白云光引素,舌飞明月响倾盘。
群公锦绣为肠胃,独我应埃满肺肝。
强应小诗无气味,犹惭白发厕郎官。

关山新月照鸣茄,河朔清霜淬剑花。塞上征夫犹万里,北京归路敢言赊。

莫道新年贺客迟,晴天暖日却相期。
春风只被多情苦,红嫩青新总要诗。

钟律及星历,军师兼井田。方圆两图在,万古立鳌天。

淡烟轻雾锁长河,寒水流澌不起波。晓色离离乡梦醒,风吹残月渡滹沱。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谁知别有,香山远韵、谪仙豪气。应笑蹉跎,半生书剑,今犹如此。待西风,拂口貂裘尘土,进黄公履。

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鬟。

山家筑舍环山寺,一角青山藏寺里。试剑陂前石发青,谈经台下岩花紫。

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黄瓷斗中沙的皪,白石盆里山玲珑。

山农购花尚奇种,种种奇花盛篾笼。贝多罗树传天竺,优钵昙花出蛮洞。

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锡花乞得先生册,医花世传不死方。

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阴读。松下新泥种菊秧,月中艳服栽莺粟。

花下老人号花隐,爱花真以花为命。谱药年年改旧名,艺兰月月颁新令。

桃花水暖泛晴波,载花之舟轻如梭。山日未上张青盖,湖雨欲来披绿蓑。

城中富人好游冶,年年载酒行花下。青衫白帢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

杀青龙,须白虎,自然感化无风雨。雪花飞,雪花飞,魂归魄亦归。

聚散既由壬癸水,玉神华盖体无为。涌泉水,涌泉水,春夏秋冬深无底。

要行天下时,厚暖自然制。

江村宅近溪东寺,逸兴相过易往还。习静爱寻初隐地,苦吟长喜野僧删。

鸟移高树迎人语,月上寒堂供客閒。我欲留君君不住,暮云愁送下溪山。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杳渺湖外去,散诞云生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牙齿唇皮包不过,吾家密事俗人知。
首座出院未为过,长老罚油方合宜。

步步登高,从空放下。南北东西,曾无缝罅。教外别传,一切话霸。

荒城春色里,花溅泪潺湲。社燕归无屋,营巢寄客船。

佗傺忳忳病易侵,还凭曲檗解烦襟。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

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