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中题香顶台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
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溪亭新雨馀,秋色明滉漾。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花冠鼓翼东方动。兰闺惊破辽阳梦。翠被小屏山。晓窗灯影残。
并头双燕语。似诉横塘雨。风雨晓寒多。征人可奈何。
吕侯妙章句,珠玉走邻境。
想当落笔时,豪迈不淹顷。
智果古精舍,松篁转冈岭。
幽人所盘礴,俗客作远屏。
春云忽解剥,林日光炯炯。
门迎有高僧,乌用赋渴井。
开缄读数过,令我发深省。
老来习懒放,万事废不整。
犹怜閒中趣,日月颇增永。
何当遂浮家,百口具舴艋。
不见六一翁,梦寐在清颍。
人生会如意,向晚果得请。

高阁真疑坐九霄,钟声远送海门潮。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

何处云烟辨吴越,此间苍翠压金焦。老僧犹说孙恩乱,白骨青磷尚未消。

山前山后兵马雄,斧钺衣裳在掌中。狭士献刀承赐酒,贵侯免冑为趋风。

吾家五世十三人,况撷舟枝撼月轮。
庆历贤科开后裔,隆兴儒业继前尘。
泥金帖报家庭喜,烧尾筵张帝里春。
从此传蔗应未艾,桂香应已袭天伦。
吴王张高宴,台下阅犀兵。
高台三百里,不见越王城。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

萧然环堵独何有,自谓过人唯一丘。野性定为沧海客,妙龄须寄道山游。

江寒沙静鹡鸰晚,云阔天低鸿雁秋。休叹乌衣成往事,一尊相对且忘忧。

望五云多处春深,开阆苑、别就蓬岛。正梅雪韵清,桂月光皎。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问绕。半天中、香泛千花,灯挂百宝。
圣时观风重腊,有箫鼓沸空,锦绣匝道。竞呼卢、气贯调欢笑。暗里金钱掷下,来待燕、歌太平睿藻。愿年年此际,迎春不老。

西湖水绕百官池,万丈飞虹任所之。屿亭倒影游鱼避,郊竹连阴倦鸟知。

瀑布乘风□小艇,波光和月照芳湄。几家烟火相邻处,抚景年年泛紫卮。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轻艳盈盈,相逢曾向寒溪路。惜飘零处。无计禁春雨。
素影参差,人在琼城步。危阑暮。年光催度。特地香风住。
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

杨柳新舒帝里过,梧桐初下返烟萝。堪娱老大加餐健,犹喜儿童识字多。

燕垒经秋还傍主,柴门依旧亦张罗。黄金白发休相问,箕踞风前但啸歌。

花蔼悬灯柳插檐,老怀那得似饧甜。
画船已载先生去,燕子无人自入帘。
读书本卫道,何以道欺人。
古害称杨墨,而今害益深。

绿筱岸,津鼓催人且自抛钓线。负吟情酒分,趁潮真去,锁愁閒院。

正芰荷风暖。骄嘶蜀马红鞯汗。最是销凝软尘里,总迷诗眼。

踏青齐路,忆金鞭、茸帽当年,分骑曾射,平沙丛雁。

山根重觅浆家,认依然、柳棬凉罐。算晓风、残月囗卢沟,签程未远。

妒梦无莺语,短宵长在江面。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穀,诒孙子。于胥乐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