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过雨重云,滋菭小阁。倦怀无托。欲作中秋,青天閟蟾魄。
谁将令节,还报与,幽人知觉?山角。丛桂晚风,度秋香帘箔。
微霜乍落。催发无情,连宵缀红萼。商量仙子绰约,缓飘却。
好与岁寒相守,不管蛩声哀乐。任崄巇山路,料理一双芒屩。
荒草没人作风浪,我御天风绝顶上。风吹飞瀑冲石过,雾漫前山殢云涨。
老猿攀枝窥行人,怪鸟啼烟弄新吭。千年老树无能名,十丈悬崖陡相向。
下瞰大海疑幽冥,仰视天光透微亮。安得化险为平夷,中外同歌王道荡。
山色暮苍苍,苍茫草色黄。烟尘三万里,浊酒一千觞。
红叶村边路,青旗水面航。鸟飞声不断,为我奏伊凉。
卫水维舟却望频,独怜尊酒共谁论。秋霜欲上尊朝鬓,夜雨能消旅客魂。
已有浮槎供使者,不劳芳草怨王孙。天涯妻子愁相向,又得同归上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