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八月秋,何处热。塞雁来宾,井梧凋叶。衲僧拄杖知时节,千里万里一条铁。
寒冲孤棹气方严,入座阳和顿觉添。谊重师资真聚萃,年忘少长各鸣谦。
乾坤欲发千秋秘,亥子先开七日占。自恨皋比参侍晚,从前妙义乞重拈。
过颡因人激跃成,撤珠取类亦虚名。偶观却忆钟离意,委地当时事独清。
剪破冰纨写玉妃,秃毫焦墨只依稀。徐熙自作山林画,不向黄筌问是非。
仙去久,重到读书庐。纸破閒窗风淅沥,诗留旧壁粉模糊。
能不忆当初?
循廊去,仍坐碧山芜。霜月凄清梅影瘦,寒风峭急雁声孤。
清泪各沾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