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夥难尽说。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吴丝半幅无全缕,越树淮云楚天雨。兵燹流传不记年,丹青漫灭空存古。
绝壁连峰流窕间,剑门迢递对荆关。疏钟远火褒斜谷,落叶秋风子午山。
西游去去羁尘绶,草衣笋笠今何有。箕山不见弃瓢人,渭曲难逢钓鱼叟。
君家父子爱林丘,静里乾坤不著愁。南塘耕毕閒看画,醉倚千金水上楼。
明良千载事,际会古尤艰。海岳归皇极,乾坤见紫山。
就汤三聘后,若孔一瓢间。愿为苍生起,休辞鬓雪斑。
昔有大荒国,水以狂泉名。国人皆饮泉,狂颠率无宁。
一者自穿汲,乃独能常醒。国人既皆狂,反见不狂惊。
顾谓不狂人,无乃鬼物凭。不然是狂疾,救疗当痊轻。
施针灼炷艾,肤肉无全平。而彼不狂者,被虐楚不胜。
贲然走泉所,酌饮不敢停。既饮即亦狂,万虑皆迷冥。
其狂与众一,众始欢相倾。世事今亦然,嗟哉感诗鸣。
安得跨鹏背,独往游天溟。寄谢彼狂子,酌泉吾不能。
静候松风蟹眼汤,边人煮茗最精良。瓶笙咽水醍醐酽,石鼎烹云琥珀香。
一味冲和殊冷面,几番陈宿洗诗肠。筵前客散徐徐啜,舌本留甘引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