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
长江滚滚,忆前唐、高阁驾飞虹。道是当年佳宴,都督仰阎公。
记否玉鸾歌舞,正西山、雨歇画帘栊。笑我来迟暮,也思侥幸,神助一帆风。
今日停桡烟渚,叹兴亡、无奈太匆匆。只有江天孤鹜,飞傍落霞红。
为问起腾蛟凤,更何人、克继旧词宗。只半潭秋影,伴它渔火梦青枫。
蜿蜒浮远空,惨淡凝古色。出云亦何心,既雨返无极。
入夏情怀转不中,多愁多病愈乖慵。匡诗该博终难继,蒋径幽閒颇愿从。
赖得古文消日月,更无佳友话心胸。吾宗幸有边经笥,却得时时一叩钟。
东吴之山虞山高,秀拔众山谁与伍。终日出云遂为霏,利泽在人惠良溥。
公之奇秀自岳降,貌似古人心更古。仕途坎壈三十年,晚始拥旄开制府。
先声想已到百城,楚女越童争歌舞。彩幡风暖春行县,画戟霜飞秋按部。
闾阎从此无疮痍,道路还闻息豺虎。我老为儒迂且腐,日给太仓惭何补。
祝公惟愿政有成,早晚还朝事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