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云炽结炎威稔,紫禁传宣驰内品。颁冰首及辅臣家,三伏歘成秋气凛。
寒光莹澈带恩辉,圭角峥嵘出天禀。红尘不敢傍朱门,溽暑何由近华寝。
无瑕独惬水精盘,荐冷潜被文石枕。池凤应思引轻喙,鼎梅亦觊清馀饪。
蜗庐穷处厌烦酷,嘉惠分沾幸尤甚。儿童惊目且相欢,蝇蚋窜身宁自审。
荷公借润变焦枯,食蘖肺肠方渴饮。强持累句冒钧衡,深愧才华非鲍沈。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蚊翼只为黄昏忙,鹄心自与青天长。世人皆失我独得,春风浩浩诗书香。
夹衣初飏。渐梅须坠粉,桃腮堆绛。鸭头波、倒浸春云,风日美、一天纸鸢都放。
队队儿童,竞喧笑、绿杨门巷。正偷将残线,趁取新晴,恣情游赏。
将扶乍低旋漾。把溪烟搅碎,晴空扑响。漫掠他、青粉墙西,惹翠袂遥凭,红闺凝望。
急景难淹,又天半、夜灯初上。见火蛾旋绕,飞下雪梨十丈。
北回乱泾渭,东眺极澄瀛。落日两荡潏,遥天双带萦。
波流互明灭,岸折屡崩惊。隔树望回合,分涛扬浊清。
堰渠饶上壤,形势迥西京。漕挽通秦甸,津梁跨汉城。
湮沉九州会,雄壮入川名。空挹入河志,复含浮海情。
风沙满世路,云浪渺江程。鹊去星鸿远,鲸翻雾岛轻。
片帆傥可借,万里自兹行。
桓桓邝将军,密尔宜章市。公然一榻外,老贼敢鼾睡。
一朝生致之,持归献天子。天子嘉其功,声名播寰宇。
矫矫夫君,由义居仁。风姿飘然,野鹤孤云。古有逸士,今具其真。
四海鼎沸,克全厥身。我知天意,未丧斯文。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道维守一,过能不贰。明是辨非,存真去伪。渊明不仕,岂其本意。
于嗟麟凤,不为世瑞。萧然环堵,诗书自怡。耕田而食,纺绩而衣。
素琴挂壁,白酒盈卮。动容言行,一国之师。苟微斯人,吾谁与归。
高人相对东轩下,竟日曾无朝市言。几卷图书几竿竹,天香冉冉泛芳尊。
阁道春风度,湘帘夜月初。多情双蛱蝶,也解逐羊车。
子阳千载魂,化石疑未死。胀腹犹彭亨,屹此自尊鬼。
怒气足倡勇,能为越王起。坎井乐苟安,焉知东海水。
醉翁亭上文章伯,七百年来无此客。泉香酒冽溪鱼肥,山川一一都生色。
我从海外遥称觞,图公容猊如生觌。竹西位置非偶然,主人乃公之远戚。
当年遗表借海神,爪痕宛在泷冈石。瀛壖解事读奇文,妇孺犹能师画荻。
公也相逢笑口开,天生书剑吾侪役。故人范韩不得意,西谣一曲嗟何益。
逢山旧侣有小宋,袖中七论驱戎狄。椽独双行且著书,与公风月谈今夕。
螺髻堆烟,鮹衣剪雾。问踏浪呼龙,几度来去。木落天空秋渺渺,极目佳人何许。
讶西风、寒到洞庭波,犹弄珠延伫。惆怅岸芷汀兰,寄愁无处。
只月姊封姨,相伴容与。犀佩玲珑蛟带缓,约住巫云缕缕。
颤芙蓉、仿佛降湘君,又神灵飘雨。
翼轸天临帝子居,宫楼帘捲楚人闾。自怜刘向书能著,共识东平乐更舒。
玉树醉攀仙盖集,朱弦独抱夜堂虚。岂谓河山生远思,画图时展问耕渔。
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
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