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宝剑金符笑此身,灞陵今是旧将军。榻前未上征辽疏,囊底空留谕蜀文。
七十亲闱双鬓雪,八千客路一鞭云。何时归棹烟江上,閒对沙鸥洗瘴氛。
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
阿翁看山不下堂,两儿翩翩如凤凰。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
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
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
野航载山不载雪,系在屋东杨柳枝。
联袖吟诗不计程,暮投村店屡占晴。霜浓睡熟无人唤,误待城头画角声。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誇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横刀带剑万人强,蠢尔愚番皆掩泣。
何事飘零,天涯除夕,几度羁旅。今夜邗江,去年燕市,客泪双垂缕。
银灯初卸,金壶频咽,不寐更筹閒数。更谁听、扬州歌吹,拨火寒炉无语。
凄凉东阁,官梅初发,对酒看人儿女。三十年来,镜中绿鬓,都被儒冠误。
清溪白屋,团圞兄弟,梦里分明曾去。正相思、关山南北,夜阑疏雨。
天气清于洗,恰将些,愁丝恨缕,沁人心里。当日情怀今后事,细想从何说起。
便说也,无人听矣,放眼天池真咫尺,问何时,才作飞鹏徙,有志者,那能已。
年来我已心如水,但如何,人闲恨事,都无料理。只有文章遭挫折,还是伤心馀事,独不见,如君壮志。
酒后酣歌挥泪语,十年前,自负奇男子,怎潦倒,竟如此。